APP下载

关于用电检查与降低线损的思考

2019-09-10方堃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降低线损用电检查供电企业

方堃

摘要:用电检查是指电力行业和其相关的组织及个人以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作为标准或根据已有经验对用电情况所进行的安全及用电隐患及计量等方面的监测、评估和管理。用电检查分为周期用电检查及专项用电安全检查,周期用电检查是指针对不同类型及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按一定周期进行的例行检查。专项用电安全检查是指根据保供电、季节性、经营性等检查任务及客户用电异常等特定的情况,编制检查计划或方案,确定检查时间,进行现场用电安全检查。

关键词:用电检查;降低线损;供电企业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线损是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其直接反映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结构的合理性,也直接代表了电力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主要可以分为管理以及理论两种类型。管理线损就是计量设备性能以及管理、电力设备漏电等因素造成的。而理论耗损则就是在电力线路运行中电力线路的正常损耗问题。在损耗管理过程中因为测算较为困难,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也称之为不明损耗,是影响电力线损工作的重要因素。

1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1.1计量设备方面的原因

如果计量设备出现问题,将导致配网线损的增加。比如,电能表的更换超期,或者是计量产品的制造、安装环节中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线损的增加。此外,如果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出现了接触不良的问题,也将导致计量設备运行期间出现误差,进而引发相应的线损问题。

1.2供电网架结构方面的原因

在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城区,由于配网构架的投运时间相对较长,再加上对日常检修维护工作不够重视,或者是对破旧的线路设备、计量装置等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换,都将导致线路的绝缘效果大大降低。同时,如果该区域的供电半径相对较大,并且导线的截面不达标,也将导致供电能力下降,并引起线损问题的加剧。另外,在一些农村电网工程中,也存在着供电半径过大、长距离供电等现象,这也是导致线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1.3线损控制方式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居民生产、生活中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在进行国家电网工程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尤其在进行线损分析时,要改变以往所应用的人工分析方式。此外,由于信息获取的手段较为落后,并且存在着变压器容量不足以及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严重的增加了配网的线损。现阶段,要改变控制方式落后的局面,需注重现代化线损分析手段的应用。

1.4人为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如果某一地区存在着偷电行为,或者是电力人员由于工作疏忽出现了漏抄、错抄的问题,也将引发线损问题。一般来说,通过对现有的配电网架以及配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并借助无功补偿技术以及线路的优化、改造,就能妥善解决该问题,进而降低配网线损问题。但是,现配网运行中存在着功率因数低、变压器过载等现象,导致了改造工作的质量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因而,现阶段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线损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2做好用电检查工作降低线损

2.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在以降低线损,实现减损节能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线损的组织管理体系。将减损节能以一重要的目标安排到工作议程上。在工作时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减损的指标,在吸取教训的同时积累经验。要及时地掌握降损的动态情况,并对受线损影响较为严重的线路实施监控和调查,并及时的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整体布局上,要对各级的线损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发动组织人员开展线损计算工作,将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历年各地区实际的线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出原因,分析影响这些差距的因素,制定更完整优质的方案。

2.2加强设备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勘察

计量设备产生的偏差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计量设备的检查和更换,及时维护计量设备,确保计算设备对结果没有太大影响。想要加强计量设备,应采用精确度较高,误差线低,启动电流小,可以实现全自动自动化抄表管理并且表损低的电能表。可以合理地设置计量点,提高计量的准确度。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对线损的管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新型节能的变压器,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合理配置变压器的容量。如果技术人员的水平比较高就可以尽量地避免由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应定期对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行考核,明确各人员应该负责什么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2.3强化管理,改善电网

要牢牢地把握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一契机,改造线路设备,充分改造电网的结构,优化网络结构,改善供电的电压。要以经济供电半径配置电源点,在农村地区应该采用“多布点,短半径,多回路,小容量”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要重视电源点配置的位置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从而克服不合理的布局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通过改善电网的结构布局降低损耗的目标。

2.4明确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合理划分岗位责任

理论线损计算主要有两种方式,就是电量精算法以及均方根电流计算方式。理论线损计算要获得单位主要电网、配电网以及低压网接线图,根据具体的布局分析,计算涉及到的相关线路内容,录入变压器等设备参数信息。获得统计期间中不同时间段中发电机以及负荷参数信息,例如,主网计算要了解有功无功处理、有功无功负荷、电压等相关信息内容,在完成之后对其进行统一的计算分析。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构可以为电力企业线损工作开展指标确定等提供有效的参数。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用电检查工作有利于降低线损,当然,降低线损的方法还有很多,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人员还应结合新技术和新工艺,如加强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通过系统运用精确开展台区及线路日线损电量分析比对,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提高企业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九龙,刘转应.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77.

[2]曹凤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实施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9):199.

[3]程焱.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10-211.

猜你喜欢

降低线损用电检查供电企业
用电检查工作对降低线损的影响探索
试论节能时代背景下的用电检查管理模式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于用电检查工作的价值分析
探究新形势下用电检查与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与营销稽查分析
对预付费客户的抄核收管理
浅析供电企业党务管理工作创新方向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谈淮北供电公司确保“六个正确”提升线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