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消居民个人账户,医保待遇会降吗?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个人账户城乡居民门诊

日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取消?取消之后,是否会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呢?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怎么来的?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其中,新农合于2003年起开始推行,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建立了个人(家庭)账户。城镇居民医保于2007年起开始推行,开展门诊统筹,不设个人账户。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各地新农合的个人(家庭)账户逐步向门诊统筹过渡。

为什么要取消? 据介绍,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制度建立初期对培育个人参保意识、促进个人参保缴费、迅速扩大参保覆盖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方式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随着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和保障能力增强,实践中其弊端逐步显现。一是额度很小,保障不足。二是共济能力差,仅限于个人或家庭使用,还削弱基金整体保障能力。三是易诱发滥用。

居民医保门诊保障向门诊统筹过渡和转换,相较于原有的个人(家庭)账户,可以在全体参保人中实现互助共济,提高居民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对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表示:“个人账户的钱本来是你自己交的,这时候如果用个人账户支付的话,就意味着完全是由你个人在承担医疗的费用,现在把个人账户取消之后,就意味着无论你是大病还是小病,这些费用都从统筹基金里面出,就意味着大家用共同的钱帮助那些产生了大额医疗费用的人,这才是医疗保险的基本逻辑。”

取消后会降低今后的医保待遇吗? 国家医保局表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消并不会降低居民的医保待遇。各地推进门诊统筹后,可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均可报销,比例在50%左右。同时,为减轻参保群众的门诊大病负担,对于一些主要在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如惡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等的门诊医疗费用,也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参照住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支付办法。

相比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后统筹基金共济功能变强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的共济作用仍然很有限,仅职工家人才可共用,削弱了医保制度共济功能。为此,还有不少专家呼吁,无论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还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都应彻底取消,以盘活医保个人账户资金。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个人账户城乡居民门诊
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看病会不会越来越难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公务员养老个人账户存储可以提前支取吗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工行不再受理新的个人账户综合理财业务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医保个人账户怎样使用才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