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防弹衣的大使杨洪林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阿卜杜拉巴林伊拉克

杨洪林在外交战线工作近40年,曾先后任中国驻巴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三国的特命全权大使。他驻守在阿拉伯国家30年之久,数次谈判化解危机,促成国家间的友好合作。

惊心动魄的外交斡旋

1951年3月,杨洪林出生于河北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1年8月,杨洪林作为首届工农兵学员从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阿拉伯语专业。在1974年7月大学还没有毕业时,杨洪林就被分配到外交部,并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阿拉伯语。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第一次海湾危机。中国外交部成立了危机小组,帮助中国在科威特近5000名劳务人员撤离,杨洪林任危机小组的负责人。

2003年6月,杨洪林被任命为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这是杨洪林第二次前往伊拉克。到达巴格达机场后,全副武装的中国武警第一时间帮他们穿上了防弹背心,戴上了头盔。

然而这只是个开端,枪炮声中入睡、爆炸声中惊醒成为了日后的家常便饭。危险无处不在,中国政府派武警赴伊拉克保卫我国驻伊使馆的人员安全,外交部给每人上了人身意外险。使馆驻地几次遭到误击,杨洪林在外出时曾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特别是2005年1月,为救8名被劫持的中国同胞,他亲赴劫持组织大本营做工作,面临了生死的严峻考验,最终,成功营救出8名被劫持的福建同胞,外交部给驻伊使馆记集体一等功。

“穿针引线” 促成友好合作

2000年至2003年,杨洪林任驻巴林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民众普遍反映申办签证难,阻碍了双方扩大交流合作,他就重点做巴林上层特别是首相和内政大臣等重要王室成员工作,把推动尽快实现签证便利化作为重点。在成功推动巴林首相首次访华并取得圆满成功时,巧用陪车机会,继续见缝插针做首相工作。首相返回酒店后就电话指示巴林内政大臣在一周内对中国公民实施落地签证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合作和人文交流快速发展。

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杨洪林出任中国第六任驻沙特阿拉伯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在与沙特王室重要成员、主管城乡发展事务大臣米特阿卜亲王的交往中,杨洪林着重宣传青藏铁路建设中的感人事迹,亲王把中国“铁路人”不怕困難和牺牲,克服了众多难以想象的技术和地质难题,建成了世界第一条高原铁路的故事转讲给了阿卜杜拉国王。2009年2月10日至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国与沙特签订了五项协议,其中包括麦加轻轨铁路项目。

获得沙特一级勋章

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杨洪林担任中国驻沙特大使的这4年是中国与沙特建交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阿卜杜拉国王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了5000万美元现金和5000万美元物资紧急援助,数额之大,速度之快,物资质量之高,没有任何国家可比。

2010年中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沙特积极给予支持,拨专款1.5亿美元,并多次就设计方案倾听杨洪林意见,建设了别具特色的国家馆“月亮船”,赢得了中国老百姓最高评价,600多万观众踊跃参观,沙特馆获最佳展馆荣誉。闭馆后,沙方将展馆无偿赠送中方,包括1600平米特大宽银幕和顶级音响设备。

 2011 年,杨洪林被沙特国王授予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阿卜杜拉父王、沙特开国国王)一级勋章,成为自中国沙特1990年建交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驻沙特大使。(摘自《中华儿女》 李玲/文)

猜你喜欢

阿卜杜拉巴林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激战正酣
完美儿子
阿总统选举被指大规模舞弊
马上造势
巴林连续驱逐美国人
伊拉克恐怖袭击百人死伤
萨科齐突访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