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2019-09-10朱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有效课堂生物

朱琳

摘 要:生物学科的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本文主要探索了初中生物学科有效课堂构建的方法,以期激起学生探索生物学科知识的热情,提升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方法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为学生传递这个世界上各种生物与生命奥秘的重任。学生只有学好生物这门学科,才能掌握打开探索生物知识宝库的钥匙。鉴于当前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效率较低的现状,教师应积极探索生物学科有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夯实生物基础知识

虽然生物学科中考的形式、内容一直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对于学生生物学科基础知识考查的重视。纵观近几年的生物学科中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有关生物学科基础知识考查的试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这是因为掌握好这些知识,学生就能懂得基本的生物学科常识,这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

纵观近几年的生物学科中考试题,虽然很少出现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点的试题,但是试题考查的基础知识点均在课标与教材的范围之内。因此,只要教师认真落实生物学科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夯实这些基础知识点,学生就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地解答这些知识点。学生只有掌握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才能在这一基础上,深入地理解重点、难点知识,才能构建生物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不断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二、注重实验教学

生物这门学科中很多知识的学习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提起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在教学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课堂上展示实验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观看知识与结论得出的过程。教师应尽量避免将“做实验”变为“讲实验”,避免将有趣的实验课变为枯燥的理论课。

虽然我们重视实验教学,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所有的实验。这是因为有的生物实验具有危险性,为了师生的人身安全,应避免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还有一些实验会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与气体,这样的实验也应该避免在课堂上进行。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学生观看到实验,又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保护环境呢?答案是肯定的,微课就能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集相关实验的小视频,或者做好安全措施,提前录制好小视频,小视频可以在所有班级循环使用,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也可建立相关的生物实验教学视频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同时优化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虽然说生物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但是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却十分广泛。小到树木的光合作用,大到生态环境的发展等,都能看到生物的影子。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就可以将原本学生认为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生物学科知识,拉回到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使学生不再害怕学习生物,产生亲近感,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以及其开花、结果等现象,蕴含了生物学科中有关植物的生长知识,探索其生命生长的影响因素、过程,可以使我们对于植物的了解更为深入。再如,我们有时候吃了一些凉的或者油腻的食物,就会觉得肚子不舒服。这其实就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里面涉及到了生物学科中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知识。只要教师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生物知识,就能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生物学科知识学习的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了很大的方便,能帮助人们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资源,有效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其在生物学科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能有效利用当前科技发展的成果,丰富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形式。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浏览、借鉴他人优秀的教研成果、教学案例等,通过吸收他人的有益教学理念,并融合自己教学的方法,能使教师教学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与优化。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将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探索了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学生在看到这些可爱动物的图片后,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课堂上,同时了解到了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大家喜欢动物吗?学生:喜欢!教师:那我们这节课来了解一下各種动物吧!学生:好!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优化了生物学科教学的效果。

五、组织生物实践活动

学习生物学科知识,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课外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应提起对初中生物学科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生物学科实践活动,以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组办生物学科学习兴趣小组,对生物学科学习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生物学科学习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科问题进行探讨。在学生一起探讨生物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其深入理解生物学科知识,而且提升了其对生物学科知识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在周末带领学生在城区或郊外考察身边的环境,并根据考察情况作出报告与总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的生物学科知识,要比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这是因为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了获得生物学科知识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夯实生物基础知识,注重实验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以及组织生物实践活动,能有效引发学生探索生物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1(35):28-29.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有效课堂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