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

2019-09-10周燕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科技游戏问题

周燕清

摘 要:伴随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体验,也会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趣味性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语文课程讲解经验出发,提出借鉴游戏、融入问题,以及引入科技等形式,浅谈如何通过多种举措,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问题;科技

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主动学习的动力,在语文课程的内容讲解中可以看出,当课堂教学的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积极的认知态度,主动耗费自身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当课堂教学的形式相对单一和刻板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疲惫感,以至于降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制约高效语文课堂的生成。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讲解中,为了实现高质量课堂的生成,教师也应当融入趣味性的元素,促进趣味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和建构。

一、借鉴游戏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备童趣,而这些童趣的存在也决定了学生对游戏抱有积极的态度,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将游戏融入课堂之中,使学生在玩游戏时,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但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适配性,使得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也可以落实教育意义。

例如,在《一封信》中的生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促进学生完成对生字的认知。在课下,教师将“信”“今”“圆”等本节课的生字录入计算机当中,使得每张幻灯片对应一个生字。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解“信”“今”“圆”等生字,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生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彰显提前制作的课件,当荧屏上展现“信”“今”“圆”等生字后,学生对出现的生字进行认读。获得答题权且认读正确的学生,获得游戏的胜利。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促进趣味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逐步完成对语文知识的认知。

二、融入问题

在传统语文课程的知识讲解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往往针对问题的内容,以及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说,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被动地位,以至于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提出问题后,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点燃进行知识探索的欲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认知的效果。

例如,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点燃学生进行思考的热情,为课堂增添趣味。从文本的内容分析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文章中介绍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基于上述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在文章当中主要介绍了几种植物进行种子传播的方法呢?”“读了本篇诗歌你有什么发现吗?”等问题,促进课堂探究情境的构建。随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時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使得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完成对文本的分析,逐步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不难看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

三、引入科技

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教学形式的优化,而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环境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文本类型的限制,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进行教学的资源只有课本,单一的文本形式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感觉语文课程的枯燥感,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致,而现代教育资源的发展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转变传统课本中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提升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兴致和认知质量。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的认知。在课下,教师从网络当中检索有关《曹冲称象》这一故事的动画视频,并进行下载。在课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认知,让学生明确文章当中描写的曹冲称象的步骤。随后,教师将下载的动画播放给学生,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构建,让学生以逼真的视角认知曹冲称象的步骤,从而提高对本节课的认知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借鉴游戏、融入问题,以及引入科技等形式,都能够促进趣味语文课堂的构建,但是,真正地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构建,彰显趣味课堂的价值,却不是在三两节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对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找准其与趣味元素的结合点,不断激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于玲玲.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7-88.

[2]王青红.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17(24):72.

[3]武羊.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04-105.

[4]崔淑玉.打造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教育现代化,2017,4(16):233-234.

[5]康宁.趣味教学,小学语文课堂的“梦想之旅”[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59.

猜你喜欢

科技游戏问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科技在线
爆笑游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科技在线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