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2019-09-10玉喃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低段少数民族地区识字

玉喃拉

摘 要:国家在新召开的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生活。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学习会议精神,改革教学方法。下文以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少数民族地区;低段;识字

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由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等,使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很多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在识字困难上。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识字能力,设置教学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展开识字教学

小学低段学生刚进入学校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现实生活,他们会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出发,理解课堂学习内容。我们可从教材编排看出,小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教师可尽量从日常生活入手,为学生营造生活识字场景,让学生的识字水平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基础数字生字词时,可营造如下的生活场景:同学们,相信大家都会数数,还会用数字计数,但是古人还没有使用我们今天用的阿拉伯数字,那你们猜猜他们是怎样计数的呢?学生会积极开动思维,想出千奇百怪的回答,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切忌打压学生。再通过巧妙过渡,以学生学过的阿拉伯数字入手,展开对数字“一、二、三`”的学习。在学习基本的表示事物“山、河、月”等生字时,教师可采取生活图片情景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物图片,加深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理解。小学低段学生记忆力很强,通过图片引导,让学生学会更优质的思考方式。对于较难一些的生字,教师可采取拆字的方式,讲解生字含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如“和”与“合”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容易混淆,教师可通过为学生提供两个字常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形成语言情景,增强学生对两个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跟进讲练结合,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不仅要重在引导,还须让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进行实践。最好在课堂中做到讲练结合。学生在听懂一个生字的来源及写法后,能很快在练习本上规范地写出来,将听到的知识以最快的方式转化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会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后字词,课文本身就带有语境与情境,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需掌握生字的读音与写法。但是,这些仅为瞬时记忆,教师还需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及时巩固,让瞬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教师讲授完课文后,即刻带领学生学习课后生字,在黑板上从读音到笔画示范一遍,教师在黑板上写,要求學生同步在练习本上写。教师还可采用另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教师将生字读音与笔画打在PPT上,让学生默写,然后走到学生中间,监督指导学生进行抄写与练习。这样更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能快速辅导学生,解决问题。部分教师的讲练结合是采取课堂讲,课后或者课前练习的方式,这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注意时效性。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段的学生在刚开始进行识字学习时,由于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存在一定困难,容易在识字过程中产生极易混淆、读音不准、笔画颠倒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能及时解决学生产生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三、增加游戏识字,提高识字兴趣

小学低段学生天性好玩儿,喜欢以游戏的心态看待事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是一样。并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特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会更加活跃,想象力会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学习,在游戏中实现能力的提高,增加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兴趣。例如,教师带领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可根据课文特点进行。第一单元第一、二课等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可在带领学生完成文义疏通后,带领学生进行游戏识字。这些课文的生字都有个很显著的特点——能串成故事。教师以生字为出发点,把《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生字组词制作成卡片交给每位同学,同学按照课本故事内容以及自己拿到的生字牌,依次讲解故事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中,教师可按照课本叙述植物的顺序,将每个植物的特点及在过程中涉及到的生字,同样做成卡片的形式,采取让“生字回家”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自主找到自己所在生字对应的植物是哪一种。用游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能为学生在之后识字学习中,提供更多学习方式。

四、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识字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在对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识字水平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当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实现让每位学生的识字能力都得到提升,分化教学任务,细化教学目标,让不同能力段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对一篇新的课文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可设置多个教学目标,使班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之后,得到识字能力的提高。在对《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采用通常讲法,先讲文义再讲生字,最后完成课后练习。但是在进行生字讲解时,教师需细化讲解,从读音、笔画逐步进行。有的学生学得很快,教师在讲读音的时候就会显出不耐烦,这时教师可为他们布置别的任务,如在课堂上默写生字和抄写生字,或者完成除要求掌握生字以外的词语的识记。这样在形式上实现分层后,教师既让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基础识字能力的提升,又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得到相应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除了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分层外,教师还可采取作业分层的形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识字能力。

结束语:

以生活为导向,激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识字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为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文萍,开展多渠道的识字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6期.

[2]赵景霞,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6期.

[3]季鸣佳,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9期.

猜你喜欢

低段少数民族地区识字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识字儿歌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识字谜语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