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16块延长检泵周期实施方案

2019-09-10娄维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现场管理效益

娄维宁

摘 要:锦16块于1979年元月全面投入开发,到目前断块经历了四次重大综合调整。2017年发生检泵71井次,影响锦16兴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原因:一是油藏管理因素;二是井筒管理因素;三是现场管理因素;四是注水管理因素。

关键词:延长;检泵周期;现场管理;效益

1、地质概况

锦16块是被两条近东西向三级断层所夹持的一东西长8.0km,南北宽1.2km的断鼻构造。开发的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3.92km2,石油地质储量2523×104t。

2、油藏基本特征

2.1构造特征

断块是由两条近东西向三级断层所夹持的一个南倾断鼻构造,东西长8.0 km,南北宽1.2 km,地层倾角5°~7°,圈闭面积8.4 km2,闭合高度200m。

2.2储层特性

油层埋深1255~1460m,具有两套油水组合,共分3个油层组,17个砂岩组,33个小层。油层有效厚度36.2 m,单层最大厚度20.8 m,一般为5.0 m左右。

有效孔隙度29.1%,空气渗透率2201×10-3μm2,有效渗透率为750×10-3μm2,泥质含量12.4%,碳酸盐含量4.5%,粒度中值0.218,分选系数1.76,层间非均质系数1.31,渗透率级差1.87,变异系数0.31。岩石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接触式次之,胶结物以泥岩为主,固结程度差,比较疏松。

2.3流体性质

2.3.1原油性质

地面原油密度(20°C)0.9317 g/cm3,粘度(50°C)72.78 mPa.s,凝固点-21 ℃,含蜡量3.48 %,胶质加沥青质18 %~21 %;地层原油密度0.8425~0.8785 g/cm3,粘度14.3 mPa·s,油水粘度比24.6,体积系数1.1037,原始气油比42m3/t。

2.3.2地层水性质

原油性质:地面原油密度(20°C)0.9311g/cm3,粘度(50°C)67.7mPa·s,胶质+沥青18.90%,凝固點低,平均为-18℃。地层原油密度0.8425~0.8785 g/cm3,粘度14.3 mPa·s,油水粘度比24.6,原始气油比42 m3/t。

地层水性质:地层水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总矿化度5230.79mg/L,水型为NaHCO3型。

2.3.3天然气性质

原始地层压力13.98MPa,饱和压力12.71MPa,地饱压差1.27MPa。断块边底水分布范围小,据5口井试水资料分析,压力系数1.0,水层不能自溢,地层水属NaHCO3,总矿化度2467mg/l。

2.4地层压力与温度

原始地层压力13.98MPa,饱和压力12.71MPa,地饱压差1.27MPa。断块边底水分布范围小,据5口井试水资料分析,压力系数1.0,水层不能自溢,地层水属NaHCO3,总矿化度2467mg/l。

2.5油藏类型

锦16块兴隆台油层分布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全区有两套油水组合。兴Ⅰ油组有一套油水组合,油水界面在-1330m左右,兴Ⅱ~Ⅲ油组油水界面在-1460m左右,在欢气5附近的微构造高点附近在-1460m以下有零星油层发育。油藏类型按圈闭类型划分为岩性构造油气藏,按驱动类型划分为层状边底水油气藏。

3.目前存在问题

3.1.检泵周期及维护作业近5年统计情况

2017年发生检泵71井次,影响锦16兴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原因:一是油藏管理因素;二是井筒管理因素;三是现场管理因素;四是注水管理因素。

4.油藏管理因素

4.1出砂严重

目前有出砂井47口,开井43口,日产液2145t/d,日产油97t/d;2012年出砂检泵29井次,检泵周期为227天。

4.2出蜡严重

出蜡井主要集中在锦2-17-211侧井区,总井数3口,占区块油井总数的2.1%,日产液89t/d,日产油14.3 t/d,含蜡量平均4.85%;2017年因出蜡问题导致检泵1井次检泵周期为238天。

4.3部分单井单层供液差

该区块为注水开发,区块整体供液能力充足,单井产液量高,但部分单井实施堵水单采措施后,存在严重供液差问题,平均动液面由措施前的152米降到1070米,下降了918米;2012年由于单井单层单采存在供液差问题导致油井不出检泵4井次,检泵周期为167天。

5、实施措施

5.1方案实施的原则

一是提高锦16块单井产量,加强开发方式转变,保持区块持续开发。深入分析单井产量变化的基本情况和规律,推进二元驱、氮气泡沫驱开发方式转换,完善注采井网结构,在工艺措施、注水、采油、修井作业过程中尽量减少地层伤害,持续推进区块高效开发。

二是提高油井生产效果,加强新技术应用,保证油井连续运行。以前期在该区块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资源,积极推广机械防砂、注塑抽油杆、电机调节装置等成熟工艺技术,合理选择油井生产参数,延长油井生产时间。

三是提高管理直线途径,加强全程系统控制,保证油井管理效果。实施地面与地下相结合,把基础管理建设工作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基础数据资料为依据,全方位推进采油精细化管理进程,创造出特色的管理模式,实现老区块新管理的有序突破。

5.2方案实施的目标

延长检泵周期示范区块油井检泵周期达到435天,预计延长7天。

5.3实施方案

① 出砂井治理

实施下防砂泵井、机械防砂、措施防砂、洗井、调整参数措施107井次。

② 出蜡井治理

实施点滴加药清蜡、定期高温洗井清防蜡措施142井次。

③ 单井单层供液差治理

实施冲击解堵、酸化治理3井次。

5.4方案实施的效果预测

检泵周期由428天提高到435天,延长7天以上;躺井率控制在4.1%以内;泵效由62.3%提高到63%,提高0.7%以上。

参考文献

[1] 高飞,曹少保,郝明辉.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04)

[2] 昂灵徽,李静,刘爱红,李季保,孙金忠,王长青. 浅谈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原因及对策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 (14)

猜你喜欢

现场管理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技巧探讨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现场施工管理
哈尔滨车展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浅探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