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对我国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9-09-10祁瑶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改革开放

摘 要: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突飞猛进。但在开放过程中,由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同步,“人”的现代化滞后于“物”的现代化,成为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障碍。因此,本文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分析改革开放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有助于客观认识目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改革开放;人的现代化;影响分析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系统化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人的现代化,即马克思主义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改革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促进人的现代化向前发展。

一、改革开放对我国人的现代化的有利影响

1、思想观念的更新

转变观念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和灵魂。而改革开放首要的就是要求要解放思想。建国初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即“共产主义就在眼前”。改革开放使人们理智和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世界的差距,也让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越来越面向实际。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权利识不断觉醒和增强必然使价值取向多元化。

2、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健康素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体系在城市和农村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医疗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医疗保障制度解决了老百姓的“看病难”和“看不贵”的现象,使我国人的健康素质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强国战略,重视对教育的规划化和投入,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强职业教育等,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倡导对精神文明的学习,积极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些都有助于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3、人的能力不断提升

马克思曾说过:“在共产主义自由王国里,发挥和发展人的能力将成为目的本身,个人能力的发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所以企业招聘和各个单位的招聘都采用竞争,淘汰和激励等方式来选拔人才。同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提供各种人才培训和服务的便利渠道,希望培育一批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人的生活形态不断发展

学者叶南客提出,用“人的生活形态”作为衡量人的现代化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来,获得实惠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人们的生活已经从温饱走向了小康。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效率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随之增多,消费方式也就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给自己充电,丰富业余生活,人们的生活已经从物质转向了情感需求。

二、改革开放对人的现代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把双刃剑,在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阻碍现代化的建设和人的现代化的发展。

1、经济发展速速度与人的现代化步伐不一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人对物的严重依赖”,造成了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的退化,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在对物的追求和关注中,人们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获取利润的工具,从而忽视了对人本身能力、情感和道德等的培养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以及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生活水平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和居民收入差距依旧存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等等,使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也出现了差异性。

2、文化传统与人的现代化不协调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稍后,我们会看到,中国这个一千多年来一直抗拒任何发展和历史运动的国家,随着英国人及其机器的出现,一切都变了样,并被卷入文明之中。”[3]封建传统的流毒和陋习、计划经济的僵化封闭思想以及潜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传统封建思想的残余,虽经革命和改革的净化,却依旧在不同条件是下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也必然会成为制约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3、社会整体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不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发展,社会稳步向前发展,但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社会发展方式制约了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大的现象从本质上需要解决;社会保障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道德滑坡,社会底线一再被碰触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影响了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利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社会心态与人的现代化不和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4]但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大,在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心态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失衡。像以极端的方式追求金钱和利益、浮躁激进、急功近利;在信息化的时代还出现了网络暴力、网络散播谣言等不良社会心态。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仅影响人自身的健康发展,也阻碍着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向前发展。

加快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改革开放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争取早日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叶南客.生动而深刻的变迁——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形态的进步历程[J],1988(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作者简介:祁瑶瑶,1988,女,汉,籍贯:陕西宝鸡,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