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不分家,妙笔可生花

2019-09-10劳凤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

劳凤珍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以培养语文能力为己任、独任的课程。让学生会识字写字、会读书、会作文、会说话,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教学一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所在。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关键词:阅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一、情况分析

经过多次质量监测,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不强,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觉得提高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刻不容缓。因此,我们课题组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展开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问卷、访谈,发现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读写分离、机械练写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读写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仍把写作课和阅读课当做两种独立课型来定位,认为二者间是互不干涉。

2.只读不写、光说不写

教学中的只读不写忽略了从“读”到“写”中间还应存在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习得。而光说不写则让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片断性的跳跃上,而无法系统地连成整体,无法形成规范的、符合逻辑的书面表达。

3.没有找准文章读写结合点

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教研活动中也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且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

二、对症下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以培养语文能力为己任、独任的课程。让学生会识字写字、会读书、会作文、会说话,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教学一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所在。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切实做到以读促写呢?我们从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1.抓住业务培训的契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终身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做“源头水”,所以每周四的业务学习必不可少。我们还提倡每个教师每期读1-2本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书籍。

2.把握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指导

(1)结合优美词句段,品词品句写作文

先抓住优美词句进行品读,内化之后再写。我们韦老师在教学《荷花》时,抓住了描写荷花三种形态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读。学生在品读中,既感受到荷花的美,又领悟到写作的技巧(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韦老师让学生补充一组描写桃花的句子,这样学生的写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要在课堂上做到“下笔有神”,那课后得有“诗书万卷”了。

(2).结合文中空白,以读促想写作文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想象,写好作文也需要想象。所以教师必须去启迪、开发、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调达郑重起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那他是怎样起誓呢?这里正好留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班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调达 (动作), (神态) 地说:“ 。课文《最佳路径》,人们自由采摘葡萄时的喜悦并没有文字描述,我们黄老师,让学生先看图感受想象,再写下来。这样孩子们既体验到“顺其自然”这样的设计理念带给人们的快乐,又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锻炼了写作能力。

(3)结合文中故事,拓展作文

续写或改写故事结局,既能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胃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完《负荆请罪》后,劳老师先让学生表演这个课本剧,再引导学生续编故事。这样,学生就既熟悉了课文,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培养了表演能力。改写可以改变叙述顺序或人称,还可以改变故事结局或表达方式等。

3.鼓励学生积累丰富词汇,让“巧妇有米炊”

(1)让学生多读、精读,积累词汇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周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给学生推荐《优秀作文选》、《名人故事》、《中外名著》等好书,并设立“我爱阅读奖”。

(2)提倡学生写读后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后笔记不仅是学生积累词汇与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还是学生训练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阅读精美文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或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的写法,或以作品蕴涵的思想内容为基点联系生活实际写篇读后感。

三、有所成效

1.从上表(期末语文卷),可以看出,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读写不分家,妙笔可生花。

2.课题组成员劳老师、黄老师、班老师所执教的课题研究课,在镇上均获得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成员韦老师参加县级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荣获县级二等奖。

3.课题组成员班老师的《三顾茅庐》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评比中,荣获县级优秀课例奖。

4.学生林鉴、刘惠、刘雅等参加市级书信大赛均获奖。

5.学生农灵、黎静、张晓、刘丽等参加“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征文活动均获奖。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课堂阅读、写作能力的指导。

2.继续抓好课外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繼续抓好“不懂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园飞. 随文小练笔,妙笔可生花[J]. 新课程(小学),2014(8):116-117.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