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2019-09-10王丁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

王丁静

摘  要: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同的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课程标准下小学的教学是学生整个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在思想方面以及人格形成方面都正处在一个萌芽的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从音乐课程的角度来说,其教学过程会对学生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1]。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如何实现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创造导向,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在课程标准背景下,必须要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教育创新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音乐课的进行并不是以培养今后的音乐家为目的,也不是致力于让学生对音乐规律、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更不需要学生掌握过多的音乐技巧;只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音乐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以情感教育的方式作为教授音乐课程的手段。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的价值

音乐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常贴近生活的特性和富有感染力的特点,其不仅可以促进人类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2]。针对当前的教育特点,虽然小学音乐这一课程是作为一门副课来进行教学的,但是其对学生各方面发展产生的影响却尤为巨大。这是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性和感染力,能够使学生通过倾听和演唱,形成一定的与音乐相关,却超出音乐范畴的审美感受,能够使学生在音乐中对其产生巨大的共鸣[3]。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学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处在小学这一时期,学生对外界信息获得的感受,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进行。从对音乐的感官体验来说,不仅要从听觉来感受音乐,也可以通过对相关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对外界产生的情感体验,能够从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味觉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因此,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创新,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例如,在学习《春天来了》相关课程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贴近春天环境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元素,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树叶等,让学生能够从每一个细节去感受音乐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设置一些谜语,开展一些教学相关的游戏,或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促进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音乐体验,使学生产生更加丰富的音乐联想。

(二)丰富课堂形式

以往所进行的音乐课堂教学,虽然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但是由于课堂形式较为固定,通常是教师教学生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的主体位置得不到充分的尊重。这也就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对学生音乐看法和音乐情绪的表达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要从更加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入手,使学生更能在探索式、合作式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的提问和学生的交流讨论,给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歌曲和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改善学生只能对歌名和歌曲的唱法进行记忆的状况。例如,在学习《白鸽》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述,对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包括“鸽子怎么叫”。在学习渐强和跳音记号以及对音乐伴奏进行记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鸽子飞的快慢高低进行比喻,使学生更能形成形象的记忆。也可以通过组建小白鸽合唱团,让学生了解到齐唱、轮唱等演唱方式。诸如此类,通过较为丰富的课堂形式,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三)利用广泛的音乐教学资源

小学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课时相对来说较少,这使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和机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学会广泛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课程质量得到提高,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具有的一些多媒体设备以及校园广播等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音乐教学,使音乐更加普遍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缩减现实与课本存在的音乐差异,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更加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使音乐这门艺术不脱离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一些其他科目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五十六朵花》相关内容时,可以对学生讲解一些我国多个民族地理、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加形象直观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一些其他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也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对环境进行创设、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资源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等方面来进行。这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也能够给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之我见[J].学周刊,2015(27):66.

[2]陈玉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7,37(20):196.

[3]公纯清.探究常见小學音乐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7.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