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9-09-10潘颖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它是衡量我们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而现实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效率和效益不高的现象,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角度出发,结合两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授人以渔的几个注意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授人以渔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现实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效率和效益不高的现象,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觉得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与技能!下面我结合几个案例具体谈谈我的观点,与大家切磋。

一、案例呈现

二、案例分析

(一)授人以“渔”者必先懂“渔”

在课堂中,教师作为授人以“渔”者,首先自己得懂“渔”,即要明白通过怎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较好地得到“鱼”。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教师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案例1中,教师知道能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自主得到区分抛物线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因此,教学中先安排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形和解析式,为后面的判断提供观察、分析、归纳的材料。案例2中,教师知道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等差数列的定义中的关键点: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是常数。因此,教学中先提供了6个数列,学生顺利地将数列(1)、(3)分为一类,数列(2)、(4)分为一类,再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每一类中两个数列的区别,从而得到(1)、(2)比(3)、(4)更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等差数列的本质。

(二)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习“鱼”

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懂得了“渔”你才饿不死。在上面的案例1中,在第一个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方程中二次项字母及系数符号与图形的关系,将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将以区分后,教师及时地表扬该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将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引导其他同学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找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之间的关系。

(三)授人以“渔”要让人得到“鱼”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魚”的目的最终是要让人有“鱼”吃,只有吃到“鱼”了,才算是会“渔”了,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能更好地受到激励去学“渔”。在上面的案例1中,教师最后又将问题回到了课前初中学过的二次函数,以检验学生总结到的规律是否正确。结果学生发现完全符合规律,不禁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去到书上找其他题目去验证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会激励他们今后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去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同样,在案例2中,在得到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从6个数列中选择出等差数列,并通过对公差的分析对等差数列进行了分类:d>0,递增数列;d<0,递减数列;d=0,常数列。接着又让学生分别举例说出递增的等差数列、递减的等差数列、常数列形式的等差数列。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次次让学生吃到了“鱼”,而且是烧着吃、炖着吃、烤着吃等多种吃法,既加深了对“鱼”的认识,更提高了对吃“鱼”的兴趣。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是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减少教学中的时间、精力的浪费,还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是为了不教!真诚地希望教师能掌握更多更好的“渔”,学生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渔”,师生共享美味十足的“鱼”!

参考文献:

[1]李常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3):90.

[2]王光明.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育学报.2005,3.

[3]高小妮.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15.

[4]周悦.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23.

作者简介:

潘颖昕(1980—),男,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