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中年级段留守儿童语文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9-09-10班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语文

班红

摘  要:在农村地区,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父母或者父母的一方不能长期陪伴,缺乏关爱,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何立足留守儿童的特点,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此为主要阅读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语文;自主阅读习惯

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结合他们的实际特点,强化引导,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尤为重要。相对于其它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可能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质的读物。这样的话,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让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最终成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为此,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依托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們虽然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整体对新颖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他们的这种认知特点,依托故事,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成功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坚持每天为学生们讲述一个故事,对于他们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讲故事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这种故事的讲述目的明确,不是为了学生“听听”则已,而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展开自主阅读。因此,对于故事的选择也就有很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应该秉承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就是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做出合适选择;其次就是要注意所选择故事的难度要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难,也不能太过简单;第三就是故事要富有启发性,利于启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主动探究;最后就是故事最好是能够起到经典的过渡作用,从讲故事开始,自然过渡到经典的阅读。

基于上述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们来说,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化作品更为合适,也应该更加符合他们的兴趣,像是《绿野仙踪》这种类型的文章等。如果教师要讲述《鲁滨逊漂流记》这样故事,不需要像传统的故事模式那样,直接将故事全盘托出,而是通过问题将故事引出:如果有一天你们流浪到了一座孤岛上,没有朋友,没有美食,没有手机,你们会如何面对呢?这样的情境假定很容易瞬间抓住他们的注意力,顺着老师的设疑,学生们会开始主动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设疑:“如果你想要吃东西了,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身体不舒服了,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按照班级的人数进行分组,然后展开讨论,几分钟以后,大家可以分享讨论的成果。然后教师就可以自然将“鲁滨逊求生”的故事引出来。通过这样的故事设计,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潜移默化就会受到影响,慢慢去找书读,展开自主阅读。

二、良好的阅读氛围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和教学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监护人多是祖辈或者是亲朋好友,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他们往往很难主动展开阅读。那么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教师要善于为中年级的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当然图书角的图书都应该能够为学生们所喜爱,而且与学生现阶段的阅读能力相符合。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学生随时可以看书,随处可以看书,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然,图书角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还应该特别注意:首先就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通过语言、物质以及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多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其次就是可以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喜欢追着身边人去做同样的事情。为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班级的阅读气氛,为学生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在日常的积累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日常的积累。比如说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可能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甚至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为此,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让他们在日记中抒发对于父母的思念和想念等;其次就是对于阅读过程中一些优美的词汇以及语言用法等记录下来;第三就是在课堂发言中积累,每一次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都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的评价。

其实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无法分开,通过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中进一步深化阅读,两者可以说是互相联系的两个因素。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在日常的积累中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说,能否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充分认识到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之后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实施引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爱上阅读,享受到阅读的独特魅力,最终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意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可并尊重个体差异,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要因材施教,分层次展开引导,尽量做好阅读教学面向全体,保证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够乐于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来,从而为顺利达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玲.如何培养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语文阅读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3(11):22-23.

[2]夏兴勇.乡村小学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8,5(11):69-71.

[3]黄秋菊.探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18,28(1):29.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语文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