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

2019-09-10张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考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张杰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这让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成为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也导致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所在,这也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这是值得所有信息技术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思考

在当今核心素养已经取代知识核心的时代里,各科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对于各科教师而言,就是要把自己的教学目的从“教学”转向“教育”,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教学出发点,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就核心素养的概念,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以及培育的有效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在对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解之前,笔者首先要解释一下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这两个概念。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所具备的品格与能力,比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那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呢?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在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形成的,它所要求学生具备的某些品格与能力是反映该学科特质的。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学习特定科目的过程中实现的。但不管是核心素养还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都能够通过它们具备受益终身的品质与能力,从而很好地适应社会,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以及培养的意义

在了解了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后,教师可以很清晰地认知到,培养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具备某些品质以及能力。那这些品质以及能力包括哪些呢?主要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种,其中前三种都属于学生所要具备的能力,最后一种则是学生所要具备的品质。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信息意识是学生获得其他信息能力的前提,而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两种能力则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内容。它们三者都属于行为方面的培养,而信息社会责任则是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一个准则,使之拥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走偏路。总之,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呢?首先,这是为了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计算机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而计算机的应用也提高了个人的生活工作效率。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才能适应社会,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其次,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捕捉生活素材,培养信息意识素养

什么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烈。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信息素材,并使之化为己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举例证明:在进行《信息与信息社会》这一节的教学时,笔者就利用了学生喜欢追星的特征,让其利用网络去查找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相关消息,进行信息的获取,并且找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说明通过这条信息你能了解到什么。基于对明星的喜爱,学生会对对这节课充满兴趣,从而认真地去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也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因此,教师就应该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意识素养。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计算思维素养

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就是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用计算机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时,就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毕竟,任何一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信息技术当然也不例外。举例证明:在进行《建立个人资料库》的教学中,笔者就联系了生活实际,比如:在建立个人资料库的时候,如果资料不能分类存放,就会给以后的查找带来麻烦。这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衣柜,一个是简单有序、按季节分类摆放的衣柜,另一个是无比混乱、所有季节衣服都混在一起的衣柜。在哪一个衣柜里比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衣服,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

3、举办信息活动,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什么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就是学生在选择数字化资源与工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形成创新能力。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重于理论的课程,传统的理论讲解模式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教师必须设计一系列的信息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举例证明:

在学习完九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课程之后,笔者就举办了一次机器人制作大赛,要求以创新为主,制作的机器人不必拘泥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越有想法越好。并设置了丰厚的奖励制度,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他们也会拥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地去实践,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举办各种信息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4、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信息社会责任素养

什么是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就是学生处于信息时代所具备的在道德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责任。在人们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理念已经转变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作为重心。毕竟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尤其是如今网络交流的日益频繁,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都是由于思想教育的缺乏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舉例证明: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经常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活中出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最后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并对其进行解剖分析,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媒体强烈的视觉刺激会让学生印象深刻,犯罪分子最后的惨烈结局也会使学生深有感悟,学生也会因此产生责任感。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

总之,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而且,它也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索出培育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最有效的策略,从而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慧荣.于问题解决中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7(20):79-80.

[2]张全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04):62-63.

猜你喜欢

思考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