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倚重资源,提升小学生技术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9-09-10张红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劳技农庄劳动

摘 要:小学作为技术素养的启蒙阶段,着重于培养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尝试基本技能的操作及掌握规范操作的要领。小学阶段的劳技课程主要有五个主题:纸质制品、金属丝制品、木质制品、简易电子电路、简易电子电路的应用。通过课程学习,知道身边若干常用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初步学会根据设想选择材料;学会使用一些身边常用的手工工具,合理安排制作步骤,完成简单的作品制作;知道一些简单的技术符号和图示;根据需求,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技术作品。在实践中,能发现身边接触到的纸质、金属丝、木质等材料制品中存在的使用不便、不安全等问题,提出改进需求;能借助工具,感受不同的加工方法及制作工艺,总结出一般加工方法,通过使用或检测,对作品进行改进等。

关键词:技术素养,家校联合

小学生,对“技术”一词相对比较陌生,所以我们提出“倚重”资源来提升他们的技术素养。“倚重”是看重并且信赖的意思,那么,小学阶段哪些资源是值得我们劳技课程看重和信赖的呢?

一、 家校联合,感受技术魅力。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是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础的,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家校互动。小学生在学校劳动都比较积极,但是一回到家,可能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舍不得让孩子劳动。我们以教材为本,选取孩子们喜欢的技能或作品,延伸到家庭实践,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资源,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技术给予的自信和成就。

五年级劳动技术的金属丝弯折,学会矫正、剪切、弯折、绞合等技能,设计一些作品。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妈妈用筷子打蛋,速度慢又不均匀,请学生思考:你能设计一个使用方便而又简单的工具吗?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学生会想到增加筷子根数,有的会联想到家里的打蛋器等等。通过讨论、交流,再由老师布置任务,请学生设计由多根金属丝弯折而成的打蛋器。并要求学生回家用自己的作品尝试打蛋,请父母评价打蛋器的使用效果。

这样的劳技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回家与父母一起实践,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晚清名臣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极其重要。如今已是21世纪,简单的体力可能不复存在,任何劳动都讲究技术、效率,打蛋器的制作,学生初步体验了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带来的快乐和成果。

我们教师注重在教学中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小学阶段涉及的劳动与技术有个人制作、生活小技能、社会活动等方面。个人小制作包括纸工、小木工、小金工、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等。生活小技能中包含一些手工制作,比如缝纽扣、做布垫等,让给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二、开心农庄,体验种植乐趣。

松江二实小结合当前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喜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学生的劳动能力,开发了“开心农庄”实践园课程。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学习,很少在户外活动,特别是田间地头,体验不到耕种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庄实践园提供了让孩子们有更加亲近、感悟大自然的机会,锻炼和提升了孩子的心理、心智和劳动能力。开心农庄的每一次劳动都是生动有趣和富有吸引力的,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喜悦。

“开心农庄”种植活动根据季节果蔬安排播种时间,确定种植目标、种植内容,还成立管理机构,划分班级管辖地。各班对每位学生也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制度予以保障。劳技教师协同班主任布置任务,近期播种什么蔬菜?本班准备种植什么?种苗怎样培育?怎么施肥、上土、浇水、除草?哪个小组负责?

二实小践行让学生全面、阳光、健康发展的理念,鼓励每个孩子参与“开心农庄”种植活动,了解种植蔬菜基本常识,丰富成长和生活经历。通过种植活动,每个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的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技术,人人学会栽种一种植物,切实获取了一些亲身播种的体验。

开心农庄作为学生的实践探究基地,也是展示他们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一般请学生选择播种当令蔬菜,或者选择各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植物,请学生自己收集各季节适宜种什么蔬菜,班级讨论确定种植品种,再购买种子,安排各小组种植任务。但学校农庄种植的植物毕竟有限,引导学生运用在学校中获得的种植经验,有条件的可跟随父母长辈前往农村、野外去观察、栽培植物,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提升动手能力。

三、教学实践,开启技术萌芽。

小学阶段,语数外、自然常识、科学探究等学科为我们劳技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劳技教师善于挖掘其中与劳动技术有关的资源,并倚重这些资源,开启学生的技术萌芽,为初中学习劳技埋下兴趣的种子。例如:《调光台灯》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把小电珠、电池盒等固定到一块薄木片上,可选择螺丝或双面胶固定,固定的牢度作为动手操作的技术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固定虽简单,但技术不过关导致作品无法“站立”、“摇晃”等现象。怎样才能使“台灯”平整、不摇晃,器件布局合理是关键。通过滑动笔芯上的铁片达到控制光线的强弱是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电阻的作用,改变阻值大小就能改变台灯的光线强弱的原理等等。还如四年级语文有一篇《蝙蝠与雷达》文章,我们木艺课借助课文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收集蝙蝠的外形特点,用美术知识绘制草图,自主设计蝙蝠的造型,并用木艺的切割、打孔、打磨、粘贴等技术完成制作。其次,老师提供雷达的照片,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可做雷达?将语文素材与金属丝弯折技术整合起来,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自主设计的兴趣。再如四年级第二学期,恰逢元宵节,我们想到了利用这个传统节日,请学生讨论如何制作花灯,先确定造型,动物、花卉还是几何立体形状。确定后绘制草图,估算作品所需的钢丝长度与数量,再利用金属丝弯折构建出花灯的轮廓。制作中,允许学生单根、双根、多根铁丝进行连接。完成框架,用宣纸或其它透明类的纸糊在花灯框架外,最后彩绘装饰点缀,一盏盏形状各异、绚丽多彩的漂亮花灯诞生了。又如五年级语文有一篇《飞夺泸定桥》的文章,老师先请学生描述战士们的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经过,再问学生泸定桥是一座什么构造的桥?长、宽各多少?如果我们用木片,你按多少比例制作?

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我们老师通常利用语文素材进行作品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学会了基础性的加工技术后,能自主选择材料和设计作品,锻炼了他们使用工具、自主选择材料的能力,更提升他们运用语文素材进行加工变实物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创新,整个班的作品不再千篇一律,有利于学生相互间评价、鉴赏和取长补短,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劳技作品,学生的兴趣非常高。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得到家长的赞誉,更能改变学生的劳动态度,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劳动兴趣和技术思维。

小学阶段的劳技资源,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家庭、学校、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熟悉的资源让他们感到亲切,会以最大的熱情付之于学习和行动。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劳技课程学习中巩固了学科知识和技能。倚重学生喜欢的、熟悉的资源,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他们的技术素养。

参考资料:

[1]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1]吕鑫祥.李国庆.张崇椿.刘秋平.张红妹 《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本》[M]2005.12

猜你喜欢

劳技农庄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农庄
热爱劳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玉米人农庄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农庄里的羊圈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