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致胜的记叙文阅读

2019-09-10王帅兵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长笛流浪汉

王帅兵

文无情不行,词无义不明,文章所载叙的正是作者的情感思绪,所谓“花非花,雾非雾”,“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个中表示。对于记叙文本的阅读,我们要基于情感的表达,梳理出其中的“情语”。

纵观近年来河南中考的记叙文阅读,要么记事,如10年的《尋找妈妈的寻人启事》、13年的《放学》、16年的《母亲养蜗牛》、18年的《父亲的长笛》;要么写人,如11年的《漓江情韵》、12年的《桥在水上》、14年的《看自行车的女人》、15年的《滴水之恩》、17年的《唯有垂杨管别离》、19年的《给母亲梳头发》。这些文本,不管记事还是写人,选材上都是故事启迪型的,要求考生不仅读懂文章,更要捋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情感变化中明确文章主旨。

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阅读的情境中,跟随作者笔下人物的一举一动,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把考生和作者的小世界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从而延伸出品质的总结和社会的考量。如11年《漓江情韵》中的作者和摇船人的情感对话,在江边信步的作者的小世界里,只是被一只逗趣的鹦鹉所吸引,想结识一位风趣的摇船人,却被这位风趣摇船人的身世和处世态度所感动,品出了一番“身残志坚”的人文赞美。正是这一番“身残志坚”的人文赞美,为文章做了了不起的注脚,也把考生的目光引向“身残志坚”的这一社会阶层,进行赞美和升华。又如12年的《桥在水上》中的两个孩子与流浪汉之间的情感交流,两个孩子给流浪汉送早餐,并和流浪汉玩耍、拥抱,最后还给流浪汉纸币表示感谢,面对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流浪汉满脸的茫然,经历内心莫大的犹豫、挣扎后,接受并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最后唤起的是流浪汉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这一信心和希望不仅在于流浪汉和孩子之间,更在于它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落难者和施助者。两相之间更多的交流互动,映照出的是更为灿烂光明的人文诗章。

阅读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对文本作者和社会阶层的情感回味,更是解答记叙文试题的钥匙。如记叙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概括题,或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情节),或者概括某一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都可以从作者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中寻出脉络,顺而概括。如14年二测《谁是你的重要他人》里作者丰富的情感变化就为我们的概括做了充分的提示,由最初被选中的“荣幸”到被除名的“羞愧难当”,再到被老师找的“幸福和憧憬”,最后听出老师的话外音,“不由自主地弓了脖子塌了腰”,在情感的梳理中,加上基本事件的表述,题目的概括也顺便完成了:“合唱团被选中,我很荣幸”、“因跑调被除名,我感到羞愧难当”、“听到被老师找,心中充满幸福和憧憬”、“只张嘴不出声,我很委屈”。

不仅概括题在情感的梳理中顺而解答,发散型和主旨型的题目也可以在复杂情感的梳理中迎刃而解。如18年的《父亲的长笛》,长笛作为一个基本线索,既是父亲的精神寄托,又是女儿成长路上的另类负担。在面对女儿的成长烦恼时,对女儿无以复加的爱让父亲选择迁就女儿:不在女儿面前吹笛,甚至在自己做环卫工人时,因被电视台采访而全班皆知,“伤害”了女儿面子,长笛被女儿丢弃,父亲毫无怨言。父亲和女儿之间关于长笛的“恩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却在女儿儿子的感恩歌唱中读懂父爱。最终,在母亲的亲情串联下,家中有响起悠扬的笛声,温暖了每一位读者。这篇文章中的情感三维交叠,在女儿的情感层面,从小时的以父亲笛声为傲,到初中时为自己面子不顾及父亲感受,再到为人母时读懂父爱,可以看出孩子成长各阶段对情感的不同需求;在父亲的情感层面,从悠扬笛声带给家人朋友快乐,到因工作变动后吹笛引起女儿的反感,到忍受女儿丢弃长笛的苦痛,再到重拾女儿相送的长笛,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内心的苦痛纠结;在母亲的层面,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穿插在女儿和父亲之间,只言片语中,不仅是故事的真实批露,更加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内涵。梳理好三方面情感,文章主旨就概括出来了:家庭的成长、和谐与温馨。

内在的情感支配了外在的行为,外在的行为反映着内在的情感。在记叙文阅读过程中,我们首要的就是梳理好基本的情感历程,再加以事件的基础概括,整篇故事的脉络情节和主旨内涵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题目的答案在这个情感梳理中也就得到了全部梳理。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长笛流浪汉
社会公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
Flutes
爱情从这里开始
统战部11年后再设正局级部门
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