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

2019-09-10江硕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数位答题卡小数

江硕

摘要: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其所具有的思维性,逻辑严密性和应用广泛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 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完成日常生活中 几乎所有涉及到的运算内容的学习。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计算教学的功能和其承载的思维发展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和发 现。在教学中老师也在不断寻求计算教学新的突破口,试图寻找计算对于孩子思维成长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契合点。鉴于此,我们在 思考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时,可以把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两个核心素养相结合,即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予以思维逻辑的培养。

一 对计算算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是计算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要求学生在研究数的基本运算方法的同时,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思维创新精神的目的。算法多样化把传统教学的“告诉”转变为新课改的“体验”。在计算教学中,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算法的“多样化”,也要重视算法的“优化”。比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计算出了得数,这只是教学的第一环节。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最优算法,择优就是整个教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在计算中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优势方法。《有几瓶牛奶》(9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9+5=14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这些算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发现,都是通过“凑十”来达到口算的目的,这种“凑十法”的口算策略同样适用于后续学习等进位加法,因而这种策略优化其潜在价值巨大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比一比,哪种算法又快又不会出错?学生通过比较后,教师就围绕“凑十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而实现了“择优”的目的。当然,择优不是要学生放弃其它的算法,而是增进新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 注重计算问题中的逻辑起点与推理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在解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街心广场”(小数乘小数)。这一课时探索的是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积的小数位数的规律,即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进而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的乘法。对学生而言,形式化地记住“规律”的结并不困难,但要自己探究发现并真正理解的过程却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我不断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怎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积的小数位数受到乘数小数位数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为什么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会是两位小数时,思维总是没办法连贯起来。一方面固然是问题过于抽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解释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推理,导致思维过程出现琐碎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鉴了推理的表达,“因为……所以……”。因为两个乘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100

,所以积会缩小到原来的1/100;因为积缩小到原来的1/100,所以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有了推理的支撑,整个理解过程变得连贯并且清晰。學生在亲自经历这样完整的从整数乘法推理出小数乘法积的过程后,才能真正地理解两位小数相乘时,积为什么会是两位小数的道理。经过《街心广场》一课的教学

实践和思考,我发现在计算课的教学中一方面通过逻辑推理的演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明白了算理,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此便能适应各种变化了的情况,提高知识的迁移性。另一方面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运算能力及推理能力。数学本身所具备的思维和逻辑特点,只有思维逻辑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而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但能达到提升学

生数学计算能力水平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 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训练与习惯培养并重,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1、寻找问题特点,相似“相聚”,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讲,耐心和细心的思维品质非常重要,甚至是观察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基础。培养耐心和细心,将特点相似的问题总结在一起,让学生一边解决,一边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如果第四个问题回答错误,那就需要从第一个问题重新开始计算。这样学生如同做游戏一般,而且每一步必须要谨慎小心。若是将这种计算方式组织成游戏的形式,让小组成员来接力,更利于学生耐住性子,去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如第一堆答题卡为4+3=?等两个数字相加;第二堆答题卡为4+3+2=?三个数字相加;第四堆为4+3+2+6=?等等,数字一直增加,看哪位学生能够做快完成所有题目,做错必须再重新抽答题卡。这样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完成每道题目,想要顺利通关。耐心和细心方面可能不如一些思维较慢的学生。所以这作为基础薄弱学生的优势,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并且在计算学习中,逐渐展现出优势,然后用此优势来弥补弱势,最终也能拔高数学成绩。同时,寻找问题的共同点,设计相同或相似题目多遍训练的方式,中在一起,让学生多练习,寻找问题特点,发现计算题目解决的本质,将原本需要刻意记忆的知识变成一种自然,很顺畅地运用到日常计算问题的解决中。

2、寻找问题特点,相似“相聚”,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讲,耐心和细心的思维品质非常重要,甚至是观察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基础。培养耐心和细心,将特点相似的问题总结在一起,让学生一边解决,一边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的不同点,才能据此来正确解决。从计算学习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百以内的加减法做成一个阶梯状的问题解决逻辑,解决第一个问题,才能攻克第二个。并且如果第四个问题回答错误,那就需要从第一个问题再重新开始计算。这样学生如同做游戏一般,而且每一步必须要谨慎小心。若是将这种计算方式组织成游戏的形式,让小组成员来完成接力,更利于学生耐住性子,去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如计算题,第一堆答题卡为3+4=?等两个数字相加;第二堆答题卡为4+3+2=?三个数字相加;第四堆为4+5+2+6=?等等,数字一直增加,看哪位学生能够做快完成所有题目,做错必须再重新抽答题卡。在这一题目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就有对之前题目的一种总结,再反思,最后是以成果的形式呈现。寻找问题特点,发现计算题目解决的本质,将原本需要刻意记忆的知识变成一种自然,很顺畅地运用到日常计算问题的解决中。

猜你喜欢

小数位答题卡小数
近似值大观园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概括性统计量的四舍五入规则
本刊对来稿中表、图的要求
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知识竞赛答题卡
安全知识竞赛答题卡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