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话剧《海鸥》的艺术魅力

2019-09-10郎琬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契诃夫海鸥喜剧

郎琬

摘要:《海鸥》是著名剧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是作者对以往戏剧形式的革新。它截取了生活的断面,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刻画了普通人的日常,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内在的戏剧性。与传统的戏剧不同,《海鸥》没有整一的事件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它平静地对观众娓娓道来。《海鸥》被契诃夫称为“喜剧”,与传统的“喜剧”概念不同。它同时包含了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海鸥》的戏剧魅力。包括《海鸥》在内的 “契诃夫式”戏剧在当今越来越受到观众和剧作家们的认可和欢迎。

关键词:《海鸥》;契诃夫;内在戏剧性;喜剧;悲剧

《海鸥》是著名剧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里程碑。它为人们展示了几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海鸥》,可以看到作者契诃夫不仅擅长还原外部生活,更擅长还原人的精神生活。他能够不动声色地为观众展现微妙、复杂、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追问和挣扎,最大限度地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和灵魂深处的困惑。

一、《海鸥》对传统戏剧的颠覆

《海鸥》于1896年10月17日在圣彼得堡国家剧院首演时遭遇了惨败,观众们不能接受这部略显冗长、令人感到些许压抑和沉闷,还笼罩着淡淡的悲剧色彩的戏剧,这与当时盛行的戏剧太不一样了。传统的戏剧往往具有完整、统一的事件,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而这些在《海鸥》中都找不到。全剧台词量大且文学性的语言多,主人公经常喋喋不休地说着大段大段的独白,人物的外部动作较少,与观众的交流更少。它贴近真实的生活状态,像是作者在用琐碎的语言对观众娓娓道来,所以观看的过程略显沉闷,而这也恰恰是这部戏剧的魅力所在,它是需要人们在观看之后细细回味的。

《海鸥》全剧共四幕,幕与幕之间看似松散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前后呼应,可谓形散而神聚。大量的停顿和潜台词的运用为作品留白,也为观众留下思索的空间。契诃夫被誉为“现代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他的《海鸥》被认为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饱含抒情性和诗意,甚至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戏剧。“象征主义剧作家强调在舞台上揭示的应该是人的本质, 强调要表现人的知觉和幻想,追求内心的真实。”《海鸥》的舞台呈现显然是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它正是一部追求内心真实的剧作。可以说,《海鸥》的戏剧性是内在的戏剧性,它侧重于表现和刻画人物的内心。在剧中,平平淡淡的琐碎生活就像是平静流淌着的水,但是这看似平静和谐的水面底下实则暗流涌动。

通过《海鸥》,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与外在环境的矛盾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当中,尤以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最为突出,它无时无刻不在暗中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和碰撞,而这恰恰是人们最真实的日常生活状态。《海鸥》“弥漫着漫无目标的气氛,就像人物的生活一样,其中并无急迫感,无噱头花招,甚至也没有正规的戏剧结构。尽管如此,契诃夫却毫无疑问地是个一流作家,剧中的每一片刻都有助于整体效果的营造。在他的巧妙掩盖之下,全剧不着丝毫匠气,而予人真实和自然的印象。”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直至今日还能这么吸引观众,就是因为它一直以关注人类灵魂的面貌为己任,《海鸥》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透过《海鸥》我们赞叹于作者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字字珠玑的精美语言,惊叹于他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真知灼见,以及对人生本质及意义的深入思考,和对纷繁复杂的人性的大胆揭露和深度开掘。

二、悲喜交加的《海鸥》

契诃夫本人将《海鸥》一剧定义为“喜剧”,这在当时是令许多人不解的。而这恰恰是契诃夫戏剧的创新之处。契诃夫定义的“喜剧”与传统“喜剧”概念大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的“喜剧”概念里,“喜剧”的主人公是“比今天的人差的人”,而《海鸥》中的大多数角色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陷,并不能用“更好”或“更差”来简单概括。整出戏剧也没有使观众觉得轻松愉悦,反而是男主人公特里波列夫自杀的结局使得全剧更添悲剧意味。

尤内斯库曾说“在我的剧作里, 我试图以喜剧手法处理既荒唐又痛苦的人生戏剧……,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只不过是同一情势的两个方面。”这与契诃夫的戏剧创作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作为“喜剧”的《海鸥》。“真正喜剧性的东西总是可悲的, 真正悲剧性的东西又总是可笑的。”契诃夫的“喜剧”正是同时包含着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而且这两者并不冲突。一方面,作者始终怀着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关注着他笔下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适时地对他们的某些行为进行批判和讽刺。

男主人公特里波列夫颇具文学才华,他不满于文坛现状而热衷于追求新的形式、新的表达,他的梦想是能够在文坛崭露头角。而当他真的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之后,他却发现自己创造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新的形式、新的表达了。那一边特里果林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而他这边却还没有确定自己适合走的创作道路。于是他又开始质疑自己的初衷,难道文学创作应该墨守成规,按照固定的套路来写作?这种诘问令他矛盾痛苦,也是造成他最终自杀结局的原因之一。女主人公妮娜原本是个天真烂漫、人见人爱的乡村少女,她具有艺术天赋,热爱戏剧表演,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戏剧演员。于是她决定出走,去为自己的梦想闯荡。可是命运弄人,出走后的妮娜经历了特里果林的背叛和孩子夭折的双重打击,事业上也没有取得她盼望的成功。饱经坎坷的她开始怀念过去的日子,那时她还是单纯的乡村少女,饱含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在乡村简陋的舞台上演出特里波列夫的剧本。她是多么渴望回到过去的日子,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直线向前,从来不给任何人留下回头的余地。

玛莎一直苦苦单恋著特里波列夫,她在爱情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违背自己的本心而嫁给了一直追求她的贫穷善良的小学教员麦德维坚科。尽管她想用这种嫁人的方式将特里波列夫忘掉,但她发现婚后的自己还是怎么也无法将特里波列夫从自己的脑海中移除。于是她一边对自己的幼子不管不顾而跑去照顾特里波列夫的生活,一边又开始寄希望于在搬家之后能够彻底将特里波列夫忘却。特里果林是个人人称赞的作家,而从事作家这一职业的精神痛苦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为自己铺就了成名之路,正是这种对逝去的美好年华的惋惜使得他被妮娜身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所深深吸引。而当他真正得到了妮娜之后,却又最终厌倦并抛弃了她,重新回到了老情人阿尔卡基娜的怀抱。

《海鸥》中的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问着他们各自人生的意义,就是这种欲望驱使着他们,并且使得他们在这欲望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乃至被吞没。人们追求着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但当真的得到之后,却又发现这东西好像一文不值,得到了以后又能怎样呢?于是又对新的现状不满,又在试图展开新一轮的追逐,并在这种不断的追逐探索中逐渐变得筋疲力尽、痛苦不堪,而又始终百思不得其解。认真观看该剧之后,观众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的,一种淡淡的无法言说的忧愁和哀伤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人类的永恒痛苦是无解的,人生来孤独,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无法消解的隔阂。这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历来也是文学和艺术的母题之一,这种存在的孤独感和虚无感促使人们不断追问着人为什么活在这世上。作者正是运用荒诞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营造出悲喜交加的戏剧场面,用悲剧意味衬托出喜剧色彩。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这一对矛盾在剧中的完美融合和统一成就了《海鸥》特殊的戏剧魅力。

三、结语

《海鸥》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贴近普通生活,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对命运的领悟。它是作者契诃夫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类灵魂的关照,以内在而含蓄的方式迸发出一种直击人心、发人深省的力量。契诃夫的作品总是怀着温情和悲悯,以看似冷眼旁观的态度尖锐地一语道破人生的本质。戏剧史家鲁德尼斯基曾说:“我们离开契诃夫的生活与创作的时代越远, 契诃夫在世界戏剧发展中所实现的变革意义就越显得明晰。”契诃夫之后的许多剧作家都对他推崇备至。奥尼尔等人的戏剧创作即受到了契诃夫戏剧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戏剧家曹禺、夏衍等人也曾经积极地学习契诃夫的创作手法,探索戏剧的内在张力。而今,观众们对《海鸥》发出单调乏味、沉闷冗长抱怨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契诃夫的戏剧在世界戏剧舞台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契诃夫式”的生活化的戏剧更是成为了戏剧创作者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3.

[2]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6.

[3]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

[4]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M].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5.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

[6]童道明.契诃夫与20世纪现代剧[J].外国文学评论,1992,(03):10.

猜你喜欢

契诃夫海鸥喜剧
“初创”杯喜剧大赛
变色龙
保护海鸥蛋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杯具们的喜剧
万鸟岛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爆笑喜剧
爱美的小海鸥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