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的思考与研究

2019-09-10陈祥荣

兰台内外 2019年26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摘 要:新时代下,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与教育公众的重地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命脉,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本文首先对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进行了界定,分为一般、专业和关键素养,然后论述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存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提高路径

在以信息膨胀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作为文化保存与传播重地的图书馆也逐渐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2018年,我国发布《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需要履行引领全民阅读、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保护古籍、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等责任。图书馆要想履行好责任,馆员是关键。馆员是图书馆的命脉,是图书馆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图书馆成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也由传统图书馆用户的文献需求与图书馆资源保障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新时代图书馆用户对图书馆新型服务的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转变,急需图书馆提升馆员专业素养,以适应社会与图书馆的前进方向。

一、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一般素养、专业素养和关键素养。

1.一般素养

一般素养是完成工作的基本素养,是其职业基础。不同的职业,基本素养是不同的。图书馆馆员的一般素养主要包括沟通表达、问题解决、组织管理和学习。作为和读者日常最频繁接触的馆员,沟通表达素养是极需要关注的。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倾听读者心声,也可以提高读者满意度,同时对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和图书馆建设都大有益处;图书馆每天都会面对大量不同职业、年龄的读者,如何机智的应对问题与解决问题也是馆员素养的体现;图书馆经常会举办活动,往往需要多个部门人员的配合,因此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素养;教育上强调终身学习,图书管理员当然也需要。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期,要想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2.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图书馆馆员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有素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性质,也是其生存的基础。主要包括熟知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有关图书馆的法律法规、懂外语、计算机以及拥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与素养。图书馆馆员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具备图书馆学等学科的专业背景,能够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时刻关注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比如,信息隐私、文献建设等;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而计算机则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信息,服务于读者;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能力,根据实践深入思考问题不仅有利于自身工作的提高也利于图书馆的发展。

3.关键素养

关键素养是图书馆馆员的较高素养,对自身的竞争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信息搜索与处理、读者需求分析和宣传推广等素养。信息搜索与处理是指馆员能够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并且对这些信息资源做出恰当的分析;读者需求分析是指通过一些调查、访谈等方法,得知读者所需,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宣传推广即对图案馆的资源和服务进行推广,此素养的高低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与技能。

二、当前我国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

1.馆员专业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

图书馆一直被当成“闲暇”之所,福利与薪资不丰厚,馆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知识结构也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人才的结构不合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图书馆以馆为中心,服务时间固定,服务场所固定,服务对象局限,只能为到馆人员及以馆为中心的人提供服务的模式已然不适应社会。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馆员的人才需求也需多元化。但现实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馆员老龄化趋势严重,人才缺乏,馆员文化水平偏低,不能很好适应逐渐发展的图书馆工作。

2.关注业务工作,忽视学术的研究

由于图书馆经常忙于业务工作的展开,往往会忽略馆员的学术研究,只是要求馆员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学术研究是提升馆员个人综合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的关键,通过学术研究馆员可以有效地获取最新专业知识,帮助图书馆建设。但是,当下图书馆馆员很少有机会能够外出学习与进修,缺乏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图书馆服务和研究应该相辅相成,馆员自身知识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会帮助完善图书馆各项业务。

3.图书馆机制的不健全

信息化时代下的图书馆在管理、经费和评价机制上具有一些缺陷,阻碍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管理机制方面,图书馆虽然已经明确了服务科研、服务大众阅读的双重任务,但是在开放与信息更新上却不能很好与网络化的今天相适应,管理也较为封闭,难以与开放性的阅读需求有效连接。经费机制方面,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政府统一拨款,容易使得图书馆馆员形成“铁饭碗”的思想,不利于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评价机制方面,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机制的出台,因此对图书馆和馆员缺乏监督,使得他们不能够及时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难以激发积极性。以上图书馆三方面机制的不完善,从某个角度来说都影响到了图书馆馆员的素养提升,使其服务态度与水平都得不到相应的提升,与读者的需求难以很好地契合,由此形成的惯性思维也不易去除。

4.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人才流失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子。图书馆的福利和工资待遇偏低,不能满足许多馆员的需求,加之管理者缺乏人才意识,只是做简单的业务分配,没有做到合理的人才评优、培训、奖励等。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岗位长年被低学历、专业能力差的人员占据,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因编制问题无法进来。图书馆的绩效考评也未能有效开展,因此馆员努力认真或者消极对待都是一样的,降低了馆员的积极性。

5.职业认同感缺乏

職业认同感作为促使自身职业发展与发挥作用的内在精神动力,是必要的职业精神,也是建设图书馆的基本动力源。但许多馆员认为,图书馆馆员就是简单的整理图书,告知如何查找书籍即可,并不用较多专业技能,进而也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困惑,缺乏自信,从而认为工作并无价值对其职业前景失去希望。图书馆员缺乏对职业的热爱和热情,导致职业忠诚度低下,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职业倦怠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将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三、图书馆馆员专业素养提高路径选择

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提升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自己主动学习相关先进的专业知识;二是图书馆加强教育培训。自身主动学习可以基于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调查、统计、访谈等,不断强化职业素养。此外,也要学习其它专业的知识,比如,心理学等。服务也需要多元化、多样化,知識在不断地增加,只有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有更好、更完善的服务。图书馆还需要馆员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学习,确保学习是以针对性为基础,然后再要求广泛性,以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图书馆也要加强馆员教育与培训工作,在馆员入馆与正式开始工作时都要经常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比如,邀请一些高校的教授进行讲座、组织馆员去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等活动,多方位的提高馆员职业素养。馆员的教育培训要有计划、步骤并分层进行,按照不同岗位和专业开展培训活动。同时,信息时代需要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这就要求馆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它要求馆员不仅熟练掌握传统方法也需要掌握现代化技术,以达到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2.完善图书馆制度建设,提高馆员积极性

不论是薪资还是社会地位,图书馆馆员都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图书馆馆员能否得到应有的职业保障对其职业认同、态度、责任以及服务水平都会产生影响。目前,图书馆管理不到位的部分原因是,图书馆馆员的认同感差、人才的缺乏、社会认同不够、工资福利不高。因此,图书馆需要改进系统建设,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提升职业自豪感。首先,图书馆应该指导馆员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并计划好如何去发展。该计划应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通过短期目标提高自信心,通过长期目标逐步提高能力。大多数图书馆员拥有档案学、信息学和其他相关的学科背景,图书馆必须基于其专业的相似性,建设专门的发展平台,使其拥有更大的提高职业能力的空间与余地,实现与图书馆共赢发展。同时,要建立图书馆专业职业标准,主要是对图书馆员进行评估,依靠标准提升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图书馆岗位轮换制度也非常必要。定期进行馆内岗位轮换,有利于帮助各个馆员了解自己的短板,学习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转换工作思维,拓宽思路,全面了解馆内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3.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服务思维

图书馆不仅应以藏书为主要目的,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各项读书、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为了读者服务,为了读者谋利。“以读者为本”就是要提供有温度、有感情的服务。读者为图书馆之所以成立的根本原因,缺少读者的图书馆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意义。通过了解读者所需,回应读者需求,图书馆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才会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故而,图书馆需提供更多具有人性化的服务,使他们查找到自己所需资料,享受阅读,丰富读者阅读体验,并在馆中体会到尊重,能够舒心畅意。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朱 慧.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新使命与新服务——2018年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理事会学术论坛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9,41(03):131-136

[2]王国荣.图书馆的演变历史与新形态的出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9):140-141+144.

[3]李恋恋.“互联网+”时代馆员职业素养建设的现实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9):133-135.

作者简介:陈祥荣(1964-),男,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职务、职称:助理馆员,学历:大专,单位:上海市浦东图书馆。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