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消费调查研究
2019-09-10吴亚玲范二娜辛琴
吴亚玲 范二娜 辛琴
摘要:大学生成为消费的主流群体,不合理消费也随之产生,如何远离贷款风险并学会合理消费成为大学生人生的必修课。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理性消费、贷款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就是时代发展的代表,无论是着装、发型还是行为举止,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相对于4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消费观念改变,理当说是一种进步,然而超前消费或借贷消费,会带来众多的消极影响。
如今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学习、娱乐、人际交往。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身为大学生,学习状况相比于高中有很大的变化,专业化加强,还有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面临的学习费用也随之增加;大学生课余时间增多,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小,通常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旅游、聚餐、购物等都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活动;大学生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在人际交往方面通常存在“好面子”的现象,想通过金钱的消费来表达自己的热情,因此人际交往方面的支出占比也相对较高。
通过为期两个月对2000名大学生的问访调查,55.4%的受访者每月生活费为800至2000元不等;77.6%的受访者称身边超前消费普遍;63.5%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风气影响及各类借钱软件的开通;62.1%的受访者则认为是虚荣心攀比导致;更有高达88.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不合理消费原因
找到具体不合理消费的原因,第一要从家庭出发,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为温室的花朵,毫无生活压力。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了解甚微,父母为减轻孩子压力,满足其几乎一切消费需求;第二从大学生自身心理进行分析,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接口,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攀比、拜金主义及盲目消费。在此环境下,大学生消费水平升高且发展不合理,经常出现高额消费,超出其能够承受范圍;第三从当代社会出发,很多商家了解大学生“好面子”追求“潮流”的心理,推出各种针对于大学生的商品,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不购买此类商品面子上过不去,购买此类商品则自己生活费不允许。一般处于这种情况之时,大学生会选择求助于父母,若求助无果,则会选择支付宝花呗,提前动用下个月的生活费。周而复始形成不合理消费结构。
在大数据时代下,单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并不全面,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当下大数据,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了解并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去向。与校方合作,掌握大学生校内消费去向。同时我们也会与大学生家长进行详细沟通,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大学生消费,将家长认为的大学生消费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其做出正确的消费方式。
三、不合理消费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初不合理的消费给大学生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掩盖了其带来的后果,生活费紧张,基本生活条件失去保障,习惯性向父母索要或同学借取,严重的甚至出现贷款现象,打破了日常平静的生活,同时连累整个家庭为其一时的冲动消费买单。此种案列并不少见,大二学生小赵曾有过一次难忘的贷款行为。今年1月,他迷上了一款新型电脑,为了购买此款电脑,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生活费及压岁钱,但这些钱却远远不够购买一款新型电脑。不好意思向同学借钱的小赵便想起了校门口的借款广告。根据小赵的叙述,借款对方要求他提供在校证明及身份证信息及学校和家长的手机号码,签署了一份“正式”的借款协议后,借到了3000元。七天后,小赵便接到借款方的催款电话。此刻他才知道,一周11个点是什么意思,更可气的是,第二周再不把钱还上,就会利滚利。当时小赵每天都会收到催款电话的威胁恐吓,一周内再不把钱还上,就会通知辅导员和家长,让学校开除小赵。面临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小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自觉向家长和辅导员承认错误,得到了他们的原谅,并在父母的帮助下还清贷款,从此远离此类贷款。
小赵这一案例结局相对较好,能够及时弥补漏洞,远离贷款的危害。但并不是所有的贷款大学生都有小赵的“幸运”,往往很多人面临着“家破人亡”的结局。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可能会导致“网贷”、“套路贷”、“裸贷”的出现,对此需提出重要的解决对策。首先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定期开展班会增强其安全知识,并及时清理校园环境,避免此类贷款广告的出现;同时学生本人也需要加强自律能力,合理消费,远离贷款。从大环境上来讲,国家需要对此畸形现象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法律手段减少此类违法贷款的出现。
四、解决大学生不合理消费对策
大学生出现不合理消费的原因和因素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十分深刻,需要针对三者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家庭,父母要督促孩子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观念,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意义,明白生活必需品与高档奢侈品的区别,懂得合理分配钱财,适度进行消费。其次是学校,在新时期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高校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消费教育融入到课堂,教会学生注重精神消费,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最后则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全社会要提倡理性消费和合理消费,社会各群体切实关注大学生群体,解决大学生在消费方面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发扬我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的融合,加强理性消费的影响力。综合所得数据,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虽然占有30%的比重,但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理性消费仍能够引导大局;60%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兼职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以此来减轻父母负担或者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理性消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立的理财能力、培养其科学的价值观、抵制奢靡之风应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现代推销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蓓.网络营销与策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
[4].黄博文.市场营销策划实务[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