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策略

2019-09-10王迪李昕怡侯明雪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配置

王迪 李昕怡 侯明雪

摘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远程教育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也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更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空气,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当然,与此同时,农村基础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极其严谨的考验,它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如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导致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的占有不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步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投入,推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造成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样就导致农村教育经费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6348.3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01%,仍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上许多比我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十年前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的目标至今也没有实现,甚至有的年份还呈下降趋势。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比上年降低0.04%。中国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分配使用失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十分不利。而更残酷的是,基础教育总体分到的一点点分配,又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间差异,城市中小学校拿走的比重远远高于农村学校,这就使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困境雪上加霜了。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还应进一步加大,以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教师待遇,由此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育效率和農村教师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按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在满足低级行为需求后,进而会要求满足高级需求。 由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会有实现高级需求的动机敏感性。在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制度下,各地方教学评估管理措施的不断出台,各学校教学成果评比奖励增多,这都会给教师带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需求和压力。 职称评聘就是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标志。 职称高低不仅影响教师的工资,还会激发教师获得较高级的需求,即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进而赢得教师的声誉和名望。通过这种需求心理,将职称评聘与教师培训相结合,让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 以提成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历较低的农村教师参加职称评聘不能只看其工作年限,参加培训班学习并顺利毕业这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开设教师教育素质提高班,形成与有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调整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师资结构。 如果脱产培训有困难,可以实施“驻校培训”,依托地方高校开展教育扶贫,地方高校到地方服务, 在农村集中开设教师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培训, 可以置换脱产研修。另外,也可以利用远程教育促进地区教育公平、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解决云南省农村地区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可将网络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与城乡统筹、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相衔接,与村公所、 村小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相结合,建成乡镇服务点暨“农文网培学校”的“二合一学校”,为教师和群众提供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同时,加强公益性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将教师教育技术的数字化建设纳入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体系,促进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开展网上展览、 网上辅导、远程指导等数字文化服务',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乡镇全面覆盖。推广“互联网+”教师培训活动,推动农村教师参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采用集中培训与个人上网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聘请慕课文化志愿者,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免费提供终身文化服务,推动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拓展知识传播渠道。 人类的更高级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的职业是崇高和神圣的,很多教师都会有自我价值实现追求。教育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教学认知过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应该设立更多的奖励机制,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创新和探索针对农村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研究,促进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同时,对取得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使教师一生对所奉献教育事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加强远程教育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国家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计划投资近100亿资金,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是将全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快捷地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以弥补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和知识水平方面的不足,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面貌。这就需要各地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农村建立起信息化的桥梁,以农村中小学为中心,连通外部世界,辐射周边村落,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当地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卫生知识普及中心。当然,与之适应,还应该加强有关师资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四、结论

目前,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落实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需要地方政府和当地教师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兴边富民工程”的不断深化,边远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不断向好。 结合现代的行为科学管理方式,地方政府、高等学校、 农村中小学等将建立协调配合的「.作机制,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政策、项目、资源、骨干向乡村学校汇集的局面,助力乡村教育,在更大范围、 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2]王鹏飞,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j]高教信息,2004,12

[3]陈秀斌,提高农村基础教学投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资源配置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策略探究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吉林省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