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框架下小学数学“学生为本、德育为魂”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9-10张勇鞠恒星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小学数学

张勇 鞠恒星

摘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小学阶段,每门学科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中也提升道德,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提出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德育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人才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更需要人才具备高尚的道德,这样才能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小学生年纪尚浅,更应该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使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三观”。正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立德树人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促使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需要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德育影响,实现全面发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的对策。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要使他们处于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中,获得心灵放松,教师是小学生的领路人,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1.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在常规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对着学生不言苟笑,非常严肃,他们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俯视着学生,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纪尚浅,渴望教师的关爱与呵护,如果教师一直摆出一脸冰冷的样子,对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难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导致学生难以信任教师的教育,学生处于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中,这样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呢?所以我们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要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2.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自从手执三尺教鞭,躬耕于教学园地之日起,我就在思考并探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如何才能树立威信,将学生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全方位地吸引学生,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经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我觉得,树立教师威信最重要的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力量摆在首位的是事业心和责任心。凭着对学生的那种使命感,依托对教育事业的一番热情,教师要对学生付出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才能使学生走到自己的身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我经常借助日常机会与学生一起聊天、谈心,用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他们解答疑惑,使学生敞开心扉,自觉接受我的教育。有时候,我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数学,告诉学生,一时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勇于挑战困难,不轻言放弃,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信心解决数学难题,使他们形成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二、适当组织数学竞赛

1.创设竞争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怕苦怕累,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畏难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发现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数学学习对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带领学生克服这种负面情绪,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饱满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敢于挑战数学学习困难的精神。与此同时,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小学生普遍具有竞赛心理,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在竞争氛围中挑战自己,挑战数学难题。比如我在教学计算题9+9+9+7+7+7=?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道计算题,看谁能提出更多的解法,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氛围,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解法,包括解法1:原式=(9+7)×3;解法2:原式=8×6。学生在竞争氛围中大胆尝试、广泛联想,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2.丰富数学竞赛形式

在小组竞赛中,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为他们出示题目进行回答,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为了小组其体荣誉努力奋斗,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赛结束之后,我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不管是挑战失败的学生,还是挑战成功的学生,我都告诉他们要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关键是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适当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竞赛,让学生挑战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并形成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三、介绍中国数學故事,传播中国数学文化

目前,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已经是既定成果,也就是说,他们掌握的知识是前人经过总结得出来的,很多小学生认为这些知识是很容易得出来的,体会不到前人的辛苦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特别是为学生介绍中国数学故事,让他们知道前人是如何为了探索数学知识而艰苦奋斗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让他们体会我国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我国数学文化故事的纪录片,比如介绍了我国秦朝和西汉期间,张苍、耿寿昌等数学家的故事,为学生介绍了早在公元五世纪,祖冲之就已经开始计算圆周率,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成就感,这时候我再让学生谈一谈看到这些数学时的感受,学生们都说古代数学家是非常伟大的,他们为了获得数学知识不断努力,不轻言放弃。再反省他们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叫累,实在是不应该。之后,我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收集更多的我国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适当渗透德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我们的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含苞待放,理应有自己美好的明天,我们不应该对小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要注意他们的道德发展,要利用各种契机,对他们展开德育,以此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绽放成娇艳的花朵,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参考文献:

[1]许桂飞.浅谈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2]肖琼,张岚.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4).

[3]陈亚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4]赵翠敏.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J].现代农村科技,2012,(3).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小学数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