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19-09-10严京生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足球足球教学核心素养

严京生

摘要:在世界上,足球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爱。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逐渐开展足球教学,以期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足球;核心素养;足球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从足球体育文化入手,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在教学时需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体育品德以及身体素质,增加足球训练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能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主动参与到足球训练中。

一、开展足球体育文化教育

要想借助足球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教师将足够的起源、演变过程利用有趣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在体育课堂中了解足够的规则,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并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和认知能力的同步提升。此外,利用足够体育文化展开教学,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网络上搜集与足球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在上课时与学生一起观看,了解足够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足够的运动器具,准确把握足够的相关规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动画和视频等可以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了解足球,并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丰富的足球知识,还需要重视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1]。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足球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使其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积极性,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人体机能方面的知识,了解足球对人体机能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参与足球运动与不参与足球运动人员的身体对比。这样的方式可以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使其能真正认识到足球的重要性,以此实现学生健康意识的提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身体机能将会得到大大提升,并逐渐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

此外,教师要需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足球运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碰撞的小事故,而这就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重视安全教育,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教给学生保护自己的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意识。在讲解足球技巧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自己受伤,在训练时需要加以防范。只有教师能给外重视安全教育,反复强调不安全的行为,学生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与其他的体育运动相同,足够运动也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其运动素养和能力的同步提升,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首先,在正式进行足球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进行热身训练,拉伸学生的身体,活动学生的关节,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其次,教师就需要开展基础训练,练习变速跑、跳跃训练、曲线跑、后退跑、变向、急转、急停等动作,促使学生能在基础训练中逐渐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最后,在完成热身与基础训练后,教师就需要开展适当的足球训练,可以先从简单的踢球、停球、颠球开始,逐渐学会抢断球、运球等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足球理论知识,还能掌握更多的足球技巧,参加多样化的足球训练,显著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体育品德

足球教学并非只是技能训练,也并非只是体能训练,而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的同步提升[2]。因而,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的道德品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在足球训练中,需要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很多学生都是流血流汗不流泪,为了团队的荣耀而努力拼搏。即使学生遇到挫折、出现摩擦,也能够做到不抱怨、不放弃,能够相互鼓励、相互理解,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小利益。从这些方面就可看出,足球训练能在提高學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能逐渐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3]。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需要认真指导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各小组内需要相互配合,培养默契度,提高整个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完某一动作后,各小组需要展开训练,并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在前方进行示范,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激活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可以为了小组的胜利而努力。足球教学需要教师能重视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将集体利益和荣誉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

当学生已经掌握足够的足球技巧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比赛训练,全面分析和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比赛中,教师需要充当裁判,全体学生需要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原则,遵守足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存在违规行为,就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借此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使其能在比赛中形成正确的体育精神。在完成比赛后,教师需要认真点评学生的表现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比赛能力的提高并非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长期坚持。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比赛的形式,增加足球训练的趣味性。在比赛中,学生能掌握更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在体育课堂中更加快乐地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足球教学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而需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面对当前新的教育形式,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认真分析足球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恰当的训练活动,最大程度提高足球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欣.体育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足球教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63-64.

[2]曾万华.核心素养思想推促小学足球教学有效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106+113.

[3]林沛春.小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6):47-48.

猜你喜欢

小学足球足球教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足球课教学的研究
小学足球守门教学中可借鉴世界名宿应用的研究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