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王淼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学徒制思想政治教育

王淼

摘要: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都运用学徒制的培养方式。通过学徒制培养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整体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全文,尝试从教育理念、内涵、契机和渠道等四个方面探索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学徒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探索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现以下问题:一方面,存在重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内容、主体身份、时间地域、保障机制等差异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位居立德树人舞台的中央,因此亟需探索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渠道和载体,实现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加强生涯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关键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已初步确定职业方向,认可企业文化,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等同于具备职业生涯适应力,其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需要挖掘。通过双导师的一对一辅导和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全面分析企业用人制度和人才储备政策,有利于学生认清行业形势,找准个人定位,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个人生涯发展的管理。借助生涯人物访谈、行业调研、企业实训实践、生涯体验等渠道进行职场体验和职业认知探索,在双导师的帮扶指导下,落实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行动计划。

二、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涵

植入工匠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工匠精神包含精业、尚德、创新的职业精神内涵,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所倡导的价值导向不谋而合。高职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素质教育,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德是国家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首要要求,并且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是一流人才的必要条件。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品质,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现代学徒制实施双导师制,学生同时具备学徒角色,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学生培养,增强了原本以辅导员为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辅导员、教师和师傅转变教育思维,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养成职业技能的同时植入工匠精神,渗透德才并重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后,始终坚守健康的职业道德,适应市场的需要。将企业精神和文化融入学习环境,用企业标志来美化和布置课室,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课堂中穿着企业制服或正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企业精神、在耳濡目染中践行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借助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劳模工匠座谈会、专题报告会、校企结对共建活动等形式,学生近距离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与感染,接触并感知榜样的事迹和身边的故事,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人才技能培养实践结合起来

立足岗位实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契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实践交替进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对于落实教育效果具有关键意义。除了用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更需要把握课堂以外的教育途径,使两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场景,在实训实践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巩固实践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召开纪律强化会议,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树立社会契约精神,加强对违约学生管理,提高违约成本,督促学生履行协议职责。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协会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担当,增强职业技能,塑造职业精神。面对实习实训中遭遇的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把握契机教育的规律,加强学生危机教育,解决学生潜在危机和隐患,进一步推进安全协同发展。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地域和时间,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有效的突破此局限,有助于强化师生沟通与交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育人功能,通过整合和挖掘学生大数据,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需求进行精准分析,为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以大数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因势而新、顺势而为。

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实现多元化知识输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现代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和营造学生交互参与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利用专题影片、社区网站、学术论坛等资源构建线上社区,同时实现线下交流,就学生热点问题引发共鸣。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呈现多维度学生画像综合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建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业薄弱、心理异常、行为异常等类型学生的信息档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及精细化的指導与服务。通过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加深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抓住机遇,不断成长发展;在企业实习期间,定期汇报学习情况,提交实践日志。畅通校企交流渠道,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进行动态性捕捉与预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预测性。

参考文献:

[1]陈荣荣.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异化与调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

[2]张奇,张雪莲.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方略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3).

猜你喜欢

学徒制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