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音乐课

2019-09-10史海莹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音乐

史海莹

随着新的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不断地提出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 、不断的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次上新华书店,我一见到关于音乐专业和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就买;见到每一期的《中国音乐教育》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就看。

为了课堂的40分钟,我努力地为自己聚集着能量。小学中段,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

中段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段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低段有效又适用于中段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小学高段,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学生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发展的可能性。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性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音乐、音乐家轶事、名曲诞生的趣事等。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音乐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音乐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音乐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

二、认真地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弄清每一课的审美情趣,品德教育,知识机能的要求。熟悉教材中的整体和部分的知识体系,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不同年级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准备好音响设备及有关教具。

三、愉快地上课

一节课,教师的情緒非常重要,如果你情绪激昂,信心百倍走上讲台,学生的情绪将为之一振,一节好课将会拉开序幕。所以,我提倡愉快地上课,不要一上课就板着脸训学生,把学生骂的呆若木鸡,看似课堂纪律很好,实则是扼杀学生的天性。我们的老师要是在讲台上愉快地上课,用我们的美去激发学生的美,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勤于动脑,乐于动口,喜于动手。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最爱,让孩子们“一见你就笑”!

四 、丰富的活动。

我特别鼓励我的学生参加文娱活动,从表面看,文娱活动似乎与我的课堂教学无关,其实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音乐思考。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发问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多思考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思想,让学生能够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

(3)问题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2.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转移,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工具,同时采用多向交流互动作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的活动,在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中,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终生受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造才能。

(1)善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直接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2)运用合作、探究等现代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递,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学习主人和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结论,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拓宽了思维空间,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3.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的师生气氛,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在一个整体。而教学活动中学习气氛是老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注:一般情况划分:1、2年级为低段;3、4年级为中段;5、6年级为高段。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情境音乐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圣诞音乐路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音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