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09-10刘婷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有效性

刘婷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也需要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的进行自我的提升,其中包括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学习情感的建立。这些内容的建立,需要教学中兴趣吸引,教师需要结合的教学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认知到语言文化中所包含的特殊艺术魅力。文章从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具体实施措施两方面,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引言:

阅读的学习,无论是课内的阅读或是课外阅读,都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必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因而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本文从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具体实施措施两方面,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小学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直接表现为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但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对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应从初中阶段开始,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阅读了。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能让他们学会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从阅读中更快地获取知识。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魅力无穷,教师要带着思考走进阅读教学的新天地,攻坚克难,不断前行,带领学生领略这方独好的风景。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提高小学语文知识水平,打好小学语文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有所不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沟通过程,以及对于灵活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会使得教师的教学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在教师的教学中,不僅教师缺乏相应的工作激情,学生也将会更为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等等。(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是由于学生的自身主观原因以及客观的原因。在客观的原因中,教师教学以及课本内容的吸引力不足,都是重要的原因。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兴趣不足,往往是由于其理解能力不足造成的,在学生的学习中,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较为全面的认知,就会产生相应的学习麻木感,产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

三、阅读的具体实施措施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学习意识不强。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加入游戏,以此吸引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例如,《黄鹤楼送别》一文描写的是李白送别挚友孟浩然的情形,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全文的高潮在于李白伫立江边,眺望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以此切入展开分析,便能从李白的动作和神情中深刻感受到他对挚友依依不舍之情。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此情景进行表演,加深理解和体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样,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画面,进行深入感知。(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习惯于灌输式讲解,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其充分感知阅读乐趣。例如,在《春联》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文本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春联的内容、特点以及和谐的声律之美。为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几幅春联,让他们运用所了解的春联知识进行赏析,以加深理解,促进感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名篇佳作,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体现了其思维品质和创作风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理解困难,教师对此要予以重视,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研读,以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其阅读素养。例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时,教师可结合作者创作思路逐层推进。首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进行初步感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其次,抓住关键词语,如“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感受春天的烂漫,以融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第三,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着重就“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句展开分析。这样,便能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理解,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内在情怀,体会其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适时点拨,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让其了解张志和的生平,以更好地领会词的内涵,提升阅读素养。

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到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创新,大胆的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教育,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阅读兴趣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伟,王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7).

[2]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