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信息保密技术分析

2019-09-10骆东敏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分析

骆东敏

摘要:新形势下,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存在,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增强了信息传播速度,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对此,重视信息保密技术,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降低网络带来的风险,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保密技术;分析

1结合行业发展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价值

第一,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计算机网络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诸多领域发挥影响力,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推动力。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交流与沟通突破时空限制。在传统信息应用中,信息存储极具繁琐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海量信息被存储于网络中,信息存储空间被压缩,更显节约性特点。另外,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较强,效率较高,成为新时期重要信息处理工具。基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备受瞩目。第二,计算机网络拥有多元化特征,尤其是开放性极强,这就促使安全性问题成为焦点。对于开放性,虽然强化了信息的共享,对加速信息传递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整个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隐患。在网络应用实践中,病毒入侵、木马等问题十分常见,诱发信息泄露,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营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要将信息数据保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信息在存储与传输过程中遭受破坏。

2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2.1电脑病毒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来说,很大一方面是受到电脑病毒的影响。因为现代人们对于信息数据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导致网络信息数据的流通也变得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运行状态下会产生一些病毒。又因为这些电脑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传播性,会随着用户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不仅会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信息安全的泄露问题。而且因为这些电脑病毒是通过复制计算机指令和程序代码的形式来出现的,会在网络环境中迅速传播,对网络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也是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完整性进行破坏来进行信息的拦截和窃取。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供给来破坏数据信息,从而威胁网络安全。一般情况下,黑客攻击不会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会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数据的破坏。这种攻击形式对于信息安全的危害性比较强,尤其是一些重要信息都会遭到破坏。

2.3人为因素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的人为因素来说,主要是非法终端和人为操作不规范这两种问题。非法终端的使用和搭线窃取对于网络安全的影响程度比较大,而且会对电脑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人为操作不规范则会造成安全配置不恰当的问题,也会出现信息的泄露等安全问题。

3信息保密技术的应用

3.1网络系统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抵抗外来不良因素的入侵,避免这些因素攻击计算机系统。对此,应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防火墙的建设工作,通过智能防护系统,有效分辨数据信息,避免不良因素对计算机产生不利影响。防火墙技术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切断黑客的入侵途径,降低网络攻击的发生几率。由此看出,为了充分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性,应有效采用防火墙技术,减少数据隐私被偷盗的可能性,通过强化防火墙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性。

3.2网络系统保密技术

信息数据传输的重要途径是网络系统,但数据在实际传输期间极易发生被盗窃的问题,不利于保证信息的隐私性。而通过网络安全保密技術,可以保证数据的隐私性与稳定性,为数据提供坚实的防护体系。对此,应将保密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采用公钥与密钥的方法进行加密,为人们建立安全性高且更为牢固的数据信息系统。为了切实提高数据信息的隐私性与安全性,应有效采用网络系统保密技术,保证正常的网络秩序,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3.3防护技术

防护技术可以及时检查与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问题,并进行针对性修复,切实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此,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采用防护技术进行安全保护,将防护软件与检测软件安装至计算机客户端,有效抵抗外来病毒的入侵,及时有效鉴别、分析木马和病毒等,针对性制定相关防护方案。通过防护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的威胁因素,并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应用系统防护措施,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4多种身份认证方法

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过程中,身份认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可以连接互联网与信息系统,提供多种身份认证模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前,身份认证的主流方法包括智能脸识别、指纹识别以及手机短信验证等,其与传统密码方式有效结合,可以保障用户信息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可以采用黑名单机制,将非法登录的用户纳入黑名单,并及时有效管理,从而切实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3.5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访问控制技术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属于核心技术,其主要避免计算机信息被非法访问。系统访问控制方面,系统可以鉴别不同的用户信息,识别不同的用户角色,只有符合条件要求的用户才可以查看系统的资源信息,并具备系统使用权限。目前,多数计算机系统已安装了访问控制权限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强信息防护的有效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有效控制操作系统与安全器,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通过安全操作系统,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可靠的服务平台,技术人员通过此平台可以监控各类型网站,及时解决存在的漏洞问题,保证各类网站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在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备受瞩目。为了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的可靠性,要重视分析网络安全维护工作的价值,掌握网络安全与保密技术之间的关系,依托先进加密技术,强化对不安全因素的针对性应用,保障网络安全,为全社会营造更加可靠的网络平台。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计算机分析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分析:是谁要过节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回头潮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