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就是爱与尊重
2019-09-10杨旭
杨旭
老实说,娃的各种苦恼,就是妈妈们的各种焦虑。这种焦虑,不单是学习上的,还有各种“先天不足”,以及后天成长中的“能力欠缺”导致的焦虑。比如孩子成绩差、不合群、缺少艺术细胞、唱歌跑调、不会自我保护、表达沟通能力差等等。
个人认为,这种“中国式的教育焦虑”离不开大环境的压力,但归根结底,是父母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阶段性问题时,未能及时、有效解决而必然产生的现实问题。
焦虑的根源问题需要逐个解决,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当下的环境找到具体办法。先说“素质教育焦虑”。基本上从幼儿园开始,妈妈们就开始了各种焦虑,如果说小班的主要关注点只是入园和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焦慮,那么从中班开始,妈妈们就开始被各种素质培养和培训轮番轰炸。到了大班,直接面临“幼小衔接”,这种焦虑会愈加深重。所以,作为“焦虑中”的妈妈,首先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之后“调研、思考、分析、沟通”,之后制定对策。当然,计划执行中一定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因为,“好的教育就是爱与尊重”。
再说说“先天不足”。常有家长说“我们两个都五音不全,所以娃天生跑调”“我跟老公都缺乏协调性,所以娃也学不了舞蹈”。其实,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否定”,这种话最好不要当着娃去讲。即使娃天生在某一方面真的不太擅长,也不能否定和放弃。相反,想去弥补不足,反倒建议去“刻意练习”。比如,给“五音不全”的孩子报声乐班,给“协调性差”的宝宝报舞蹈班。这种有意而为的课外班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弥补不足,如果能坚持下来,甚至可以成为“专长”。
总之,要克服这种中国式的教育焦虑,我们首先要淡化这种“身处焦虑”的意识,客观冷静地分析遇到的问题,抗拒各种课外机构的夸张性诱导,在咨询了解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爱和包容之心,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鼓励孩子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幼儿园鼓励孩子去尝试,同时学规矩,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好习惯,当有一天,孩子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好习惯时,妈妈的焦虑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