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高度筛选型社会
2019-09-10王蓉
中国式教育焦虑
有人说:焦虑,是一个时代的情绪!
焦虑如一面镜子,你能看见自己,折射内
心,在心灵的拷问之时,我们希望传给未来
的是:沉着、从容、镇定、冷静……
Hello,高度筛选型社会;
人性底色之重;
智慧最大的天敌是“聪明”
……
一个个警醒式的话题为我们打开焦虑、
疗愈焦虑……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八亿多人摆脱贫困,与90年代“穷国办教育”的官方话语主张已大不相同。例如随着人们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部分地区的公立教育式微,越来越多的资源涌向私立教育(或称民办教育)。一线城市的私立学校动辄就是六位数的天价学费,各类校外补习机构更占据了学生与家长的大量课余时间。
这只是现象一隅,但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焦虑确实在逐渐加剧,有的家长对教育的焦虑、纠结和不满,“已经快要到了爆发的程度”。他们不能忍受孩子浪费时间,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过分重视,私下四处搜罗补习班信息等等,常常压得自己和孩子都喘不过气来。为什么现代家长的教育焦虑会这么普遍?应该怎样才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2017年,她与同事们在中国29个省份,353个县,共计四万余户家庭中进行调查、统计,并调研中国多种类型的教学机构。在2018年夏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中,试图以数字来回答教育的供需矛盾和根本症结所在。她是王蓉,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首屈一指的教育财政学领域专家。
20年前,她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学成回国,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从高级学府到沉痛的现实,王蓉一脚踏了进去。办教育绕不开一个“钱”字,多年努力之下,“中国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王蓉至今难忘当时那股自豪与鼓舞的情绪。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教育公共政策总的来说以弱势群体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以保障这一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在弱势群体“上不了学”“上不起学”的供需矛盾突出时,其他社会人群不会对总体以公平和平等为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公共政策提出异议,政策的社会共识易于达成。
然而,在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教育选择自由将成为很高比例的較高收入家庭的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诉求。
中国是高度筛选型社会,每一步都在筛人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政策不协调。
高等教育不停地在用“双一流”拔尖增长,占领制高点。政府的投入就是拔尖、拔尖、拔尖。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分化非常剧烈。大家开玩笑,好几年以前农村的大妈都不问你孩子上不上大学,而是问:你孩子上的是985吗?大家非常明白,现在上个普通大学都不顶用的,要上985。
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质量分化如此剧烈,压力一定会传递到基础教育。
压力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幼儿园就开始,不上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北大清华。在教育体系中,每一个学段都不会是孤立的。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还有五五分成,相当于要把50%的孩子筛掉,不让他们去上普通高中。而大家都知道,只有上了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学,对吧?中国是讲究文凭的社会。
中国是高度筛选型社会,每一步都在筛人。被筛下来,就意味着绝缘,和上一层的优质教育就绝缘了。
校外补习教育新业态加剧焦虑
在3年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校外补习会在教育系统里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校外补习在我们教育现实之中的影响之大,实际上是倒逼了实体学校教和学的实践,却一直在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外。此外还有互联网+教育、教育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没有进入我们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学者的范围内。
这些新业态,校外补习机构、教育科技企业、民办学校、国际学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基本上服务于优势群体。
某个大型校外补习公司很明确地表示就是服务于前30%的孩子。无论是用成绩还是家庭收入来衡量前30%,他们一直不停地挖掘这个人群的需求。那么后面的70%的孩子呢?市场的力量是无孔不入的,全部围绕着有钱的、学习好的孩子,而这两组人群也是高度重叠的。那其他的孩子怎么办?过去,市场力量没有被释放,现在充分释放出来,会更进一步加剧中上阶层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把公立学校办好,才能够让社会的阶层固化,可能来得缓一点。
怎样解读这样的焦虑和不满?
在2018年出版的《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中,有一章叫《民办基础教育学校在服务于谁?》。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基本上是服务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一线城市的孩子进入民办学校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高收入群体逃离公立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就会出现公立学校的恶性循环,民办学校的良性循环。因为民办学校目前在收费、生源录取方面,有相当高的自主权,一些民办初中、小学一年学费20万元,生源好,收费高,有力量把好的校长和老师全部挖过来。
面临这种情况,最应该做的就是不能让民办和公立的差距继续拉大,一定要把公立学校办好,这是基础教育,不能让老百姓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和社会优势群体所受的教育质量差距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