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2019-09-10闫柯菲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闫柯菲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日益提高,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于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应运而生。本文将参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国才考试”的复合型构念界定,分析“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反拨作用,以期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国际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国才考试;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一、引言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是国家发展和战略建设的关键,“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各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国际人才被全社会广泛需求。于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nglish Tes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简称ETIC,即“国才考试”)应运而生。本文将参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简称《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国才考试”的复合型构念界定,分析“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反拨作用,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国际人才培养效果。

二、“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1.“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反拨作用

《指南》中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有详细的描述,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框架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类,并据此设计三大课程群,其中专门用途英语包括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大类。“国才考试”的构念界定和任务设计与《指南》的思想高度一致,突出考查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即用英语解决职场中各种问题、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沟通能力。“从对测试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国才考试’的构念包含语言能力(理解与表达)、思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与协商合作、跨文化理解与表达),属于复合型构念,各个维度由‘沟通’统领。”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着重增加职场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比重。高校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英语基础,结合国内外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界定和的需求,分专业分级别开设例如“商务口语”、“商务写作”、“商务英语洽谈”、“国际商法”、“国际经济组织”、“国际金融”等职场英语课程和包含“欧洲史”、“英美国家概况”、“英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等在内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职场知识,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情境与素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反拨作用

《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大学英语教师在上视听说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国才考试”口头沟通的部分设计为课堂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听完口头沟通各部分的音频后,可以结对或分组讨论此部分的听力素材,掌握跨文化的背景和知识,共同商量确定答案,并进行口头输出,完成“发言分析”、“数据解说”、“业务介绍”、“商务演讲”各部分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任务的设计者、辅助者和评价者。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三、“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指南》明确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确定为外语教学的核心培养目标,“国才考试”也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用英语完成职场任務的实际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基于此培养和考查目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接触并学习国际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技术和观念,积极申请出国访学或参与前沿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通过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熟知西方风俗文化,丰富跨文化知识和交流能力,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将跨文化交流的理念和眼界传授给学生。

四、结语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丰富跨文化知识储备,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国际人才。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才考试”所考查的能力和传递的理念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方针对国际人才的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体现了当今时代国家及职场对国际人才的迫切需要,为高校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方向、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效借鉴。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存在困难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