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德工程”助教师树完美形象

2019-09-10殷艳华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

殷艳华

摘要:2012年1月31日上午,全区“四德工程”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在区人民会堂三楼会议厅隆重召开。从此,淄川区全面掀起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高潮,每个人都在为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淄川而努力。我,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育人者,也要为“四德工程”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想借此精神动力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

关键词:“四德工程”;教师形象;道德建设

一、以“爱”为名——都是一家人

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表现在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我们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人世间一颗颗最娇嫩的心灵。我们是不是会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当你想到大脑时,就要想象这是一朵挂着露珠的娇嫩的玫瑰。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跌落,需要多么小心谨慎。”是啊,我们在这洁白的纸张上,滔滔不绝的讲解,鞠躬尽瘁的耕耘。但前提必须是有“爱”的陪伴,否则,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一種虚设。亲其师,方信其道。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生的长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份成长的代价是:用爱赢得行走世界的资本。只有学会爱别人,自己才会心情开朗、生活温馨。“不行春风,难得春雨。”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纯心的、不含任何杂质的交付给学生,自己的生命才会展现天堂般的灿烂。都说教师是蜡烛,那么我们就用这只自己的蜡烛点燃学生生命的圣火,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不因为乌云的遮挡而怀疑太阳的光芒。

也许只是你轻柔而文雅的抚摸

也许只是你无声但微笑的眼神

也许只是你一句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鼓励

……

教育就是一根小小的芦苇杆,我在这头吹进了爱的蜜汁,你们,我的学生们,在那头收获的一定是快乐的甘甜。

因为我们以“爱”为名,都是一家人。

二、以“诚”为信——心胸坦荡走四方

一个人的信誉是他行走社会的名片。这张名片的持有者的所作所为是所有人目所共见、耳所共闻的。鉴于此,教师诚实守信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他以实际行动给儿子上了一堂极其重要的人生第一课,教会了他做人的根基是诚信。

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内容,决定着他今后的人生走向。在当今社会,教师的诚信度逐日下降。偏偏教师却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任。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尺。那么,就让我们乘着“四德工程”的春风,充分展现新时代教师的诚信魅力。诚信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从业的基础,是一个教师所应必备的品质之一。

诚信教育,以实际行动做示范。让我们的学生以“诚”为信,心胸坦荡走四方,同时我们也会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幸福。

三、以“孝”为根——百善孝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黄香温席的故事,随着三字经的诵读,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孝心故事。在语文课本里,在习作课堂上,感恩父母的文章、故事比比皆是,我们读着、写着。但不要忽视了一点,百善孝为先,我们是最好的演示者。我们要想告诉学生们在尽孝这个问题上应该怎么做,我们就要做一个合格的孝心实践者。

是啊,你知道么?生活给予父母的,永远是不倦的奔波、全心的付出。然而,我们的父母,即使这个世界给了他们一条冰河,他们也会义无返顾的跳下去。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所做的,我们又回馈了他们多少呢?

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分是非,那么我们就要交代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爸爸、妈妈:

昨天,你养育了我,

今天,换我来孝敬你们。

昨天,我是一棵娇弱的小树苗,

今天,我为你们遮风挡雨。

昨天,我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

今天,我用感恩的心回报世界。

昨天,你们辛勤工作为人民,

今天,我们精诚敬业为学生。

……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每一位子女,都当以“孝”为根,努力践行“百善孝为先”这一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四、以“仁”为源——做正确的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面对如此之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即使老师在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传授,即使学生头也不抬的埋头苦读,恐怕他们传授的或接受的,也只是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的九牛一毛。

所以,我认为当今教师的成功之处,不是有多少学生考取了清华、北大,而是有多少学生经受住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染。那么,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逐步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组织的更有心灵冲击力,从而可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理念和价值体系。这无疑是将“仁”的种子埋在了学生的心田,为他们建立了一套社会评价系统。这样,即使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但这套评价系统的建成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道德参考标尺,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新课标出台后,教材内容有很大的变动。加之近几年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更新速度又快。这些都在呼唤教师的与时俱进精神。

是啊,君子务本。教师就要以“仁”为源,做正确的事,不辜负于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也许这个职业一生都不会发财,薪水很低。但我高兴的是这个职业的特别之处,它使我有更多的机会维护童年。校园里,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成长的学生们,定能开出友爱、善良、道德、向上的鲜花。

我愿大家手拉手,为了爱、为了诚、为了孝、为了仁,那么世界大同的理想不再是白日梦;我愿在“四德工程”的精神鼓舞下,树立我完美的师德形象。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
市场竞争下的道德与法制建设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戴尔公司会计舞弊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如何防止“扶老被讹”与“防讹不扶”
企业伦理视角下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探讨
党纪“官德”内容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