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2019-09-10廖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主动学习

廖丽

[摘 要:我国传统“授课——接受”式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当今教学模式普遍一致,存在极其严重的教与学的问题。在新课标下,教师并没有明确自己的教学身份和地位,没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因此,要从课堂教学活动根本上对其质量进行提高。如何改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给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成为不断发展的学习者。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成功教育;优化学习;主动学习]

传统应试教育已布满中国教育界各个角落,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面临来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压力,将高考成绩作为目标,丧失了学习本来的意义,成为应试教育的主动实践者和鼓动者。课上,教师将原本富有意义、活泼有探究性的课程教授成了刻板的教学计划。课下,学生被动灌输大量教学内容,死板记忆与题海战术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将历史学科视为一门枯燥无味,毫无意义的学科,产生厌恶的情绪。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应改变以往教与学的固定思维,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的改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1转变学习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教与学的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组织、激发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应当从内心思想中去除“优等生、差生”的固定定势,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学生产生自暴自弃、恶性循环的后果。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个性、学习能力的学生循循善诱、公平对待,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应牢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其耐心教导,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而不应质问学生,使学生被动学习,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质,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获得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信心,提升教师科学有益的教学方法是尤为重要的。而教案的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不可缺失的首要步骤,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达成的关键,它决定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出发点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教案的设计过程,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疑惑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份良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本节课大部分的困惑。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性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拥有每一个积极回答问题的机会。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性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一题多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应不断提供机会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获得成功的渴望,真正实现成功教育。

改变“授课——接受”式教学模式,因为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并未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導的地位。这种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甚至出现严重的抵触及厌恶心理。高中历史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历史知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历史教学效果。

3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造学习

历史学科不能一味接受,而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具体信息产生兴趣,渴望去了解历史知识,而不单单只是接受教师灌输的结论、经验等限制性思想。因此,教师应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在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书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查明战争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以及引发战争的导火索,然后让学生了解“一战”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战争当前形势,最后让学生尝试分析“一战”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这样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层层推进,解决疑惑,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也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良好的学习体验。

新课改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始终坚持做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努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及个人优势,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建议及意见,师生一体,从而在实践中达到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高中低年级学生时,应当注重高中历史知识每单元与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教授高中高年级学生时,要注重高中三年所有历史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散地看待问题。

4结语

为解决教师与学生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发挥引领作用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高中历史这一学科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正好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益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渴望。

参考文献

[1]孔繁刚.学生心目中的主体与互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

[2]张晓英.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J].中国教研网,2005.

[3]陈映兰.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资源网,2007.

猜你喜欢

新型师生关系主动学习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消解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关系构建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