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

2019-09-10刘攀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核心

刘攀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且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之后分析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演示;规范;设计;隐患]

近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高中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简而言之,化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以及实验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观点和态度等。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以后进行化学学习的重要品质,并且是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保障,同时它也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部分,是检验学生化学知识学习情况的标尺,主要包括化学思维素养、化学综合素养、化学创新素养以及合作互动能力等。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核心素养。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验现象混乱模糊

因为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的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目的并不明确,常常是过程混乱,现象模糊,导致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找不到实验的重点,分不清知识的主次。比如有的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兴趣不高,也就不会发现实验的本质,而且一些实验仪器、药品以及溶液的种类和用量需要科学准确。但是有时候学生并不注意这些细节,导致实验效果不好,尤其是一些教师注重形式主义,并不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导致学生在观看实验的时候只是凑热闹,并没有进行思考。

2.2实验操作疏忽大意

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操作问题,不能马马虎虎,一定要严格规范,按照实验标准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仪器的摆放、装置的连接、试剂的顺序、反应的程度以及数据的记录等,都需要一板一眼地进行,并且动作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往往操作不科学,动作不规范,这些错误的方法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学生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固定印象,从而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按照教师的错误方法进行,导致实验出错。

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3.1理清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探究

由于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教师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常常是走马观花似的让学生观看实验现象。比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或者动画,为学生呈现理想的实验效果,但是实际操作中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实验效果会与教材的内容有所出入,这就导致学生很茫然。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认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做出总结,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氢气还原氧化铜时,理想情况下黑色的氧化铜会变成红色,同时有液滴出现,但是在实验中往往由于反应不完全导致红色不明显,加上小液滴挥发较快,不容易收集,所以教师要事先告诉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培养学生的信心。

3.2注重思考问题,优化实验过程

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因为化学实验的种类多样,形式复杂,在设计上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找到实验的缺陷,并且排除安全隐患。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分析,遵循安全、简便和绿色的原则,对实验的步骤以及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合理选择实验仪器、溶液和试剂,之后科学分配用量,充分发挥实验的效果。在分析教材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并且發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并释放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生成氯气的实验中,为方便添加酸液,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而这些反应都需要酒精灯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具体装置如图1所示。

3.3鼓励合作互动,配合进行教学

实验需要学生共同完成,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独立进行实验,通过组内合作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分成小组进行实验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时间,同时还能够分配任务,每组可以进行不同的实验,让不同的实验连接在一起。比如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完成后,将生成的氯化钠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继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又比如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之后将二氧化碳导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也会生成沉淀,上述两种情况就是两个实验先后有序进行,既节约了资源,同时还让学生更好地理清了反应的过程,知道每一步反应的特点。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拓展和引申,也就是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如果想继续了解一些反应的特点和情况,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之后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给出修改意见。

4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锻炼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73.

[2]豆佳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化学高中化学核心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