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9-09-10腾燕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有效性小学数学

腾燕

[摘 要:在教育过程中,小学数学是我们学习的开端,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数学课堂对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以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增加数学学习的活动形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数学知识和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发现教学质量和课堂有效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应用各种教学用具,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掌握及技能的提高,全面实现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缺乏灵活性、系统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提前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安排,设想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每一个可能性,对课堂教学做了充足的准备和努力,这使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多变性。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学多走形式主义路线,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安排作出调整,只能机械地将课本上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提问过程,认为提问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将提问变得简单化、形式化,这使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了解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如果教师将提问过于精细化,会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到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会给他们造成知识的混淆,使他们不能系统性和准确性的了解知识。

(二)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机会

提高教学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课堂时间的安排不够充分,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不能让学生消化当节课学习的内容,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以后学习的质量。教师没有合理调节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所占时间的比例,使教学时间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练习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除此之外,教师忽略新课标改革下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改革方案。小组讨论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交流能力,促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但一些教师不能理解到交流的重要性,将课堂上交流时间大大缩短,使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交流的乐趣,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学的内容和实质,明确教科书的具体内容,确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技能目标是将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升学生对具体知识的了解,明确知识最后呈现出的效果。第二,思考目标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增强他们的学习质量。第三,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答出问题的答案。教师需要将这三个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自身提供一个基础的教学标准,使他们可以全面的实施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将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情境教学当中,促进课堂知识和活动相结合,提升教学所富含的内容,让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和乐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模式,问题在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数学学习的心脏,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主要动力。其次,教师可以创建游戏情境教学模式,游戏为整个数学课堂增添了趣味性和愉悦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最后,教师需要创建故事情境模式,小学生正在处于懵懂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渴望享受自己喜爱的活动形式,对童话故事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应当将数学活动融入到故事当中,将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提倡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组合作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内容,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他们自我调节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使他们积极采纳同伴的建议和优势,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和感受,不断强化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内涵,拓展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内容和视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教师长期工作的具体内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目标,更是教师为之不懈努力的教学追求。教师应当积极思考教学的有效模式,想出良好的教学策略,解决课堂中遇到的教学问题,这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刘树菊.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145-146.

[2]高元洪.关于新课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224-225.

[3]石志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8).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