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法,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2019-09-10刘祥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刘祥清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以识字为起点,是孩童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必须有意识、有创新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识字兴趣和爱好,拓展识字途径,教授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深知汉字的重要性,并对汉字乃至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兴趣。教师怎样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文章中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创新;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在低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中,识字是学习中最凶猛的“拦路虎”,学生普遍觉得较难、乏味、枯燥还单调,但是识字是学生在建立知识学习架构中的地基,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先认字,要想学习也必须先认字。所以学生必须迈过这个高门槛才能迎接更多的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挖掘汉字的美丽感受文字的魅力。

一、充分发掘教材蕴含的趣味性,知道识字

教材是学生学习未知知识的主要手段。无论是什么学科,对于刚刚进入正规学习的孩童来说,趣味性越强才能更吸引孩童的兴趣,以便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多以各种有趣图片做注释,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汉字都是由简入繁,先从最简单的数字“一”开始学习,从“一”到“二”,逐步的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认识。书中多有“连、涂、画、拼、摆”等活动,学习汉字,让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的过程中就能认识汉字,识别汉字,会写会拼会读最终达到会用的效果。

有的时候在面对着生僻字较多、文字较多的教材内容篇幅时,教师就可以深挖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创新教学,把教材中的生僻字用各种新颖的手段让学生去钻研和探讨,比方说创造闯关或者砸金蛋环节,让学生在知识的未知旅途中做一個小小的探险家,不断地去探险去挖掘更新、更难、更丰富的汉字和文化,识别新字新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掌握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识字

创新教学必须运用在识字教学的方方面面。情境教学环节是创新教学的重要一环,孩童对于新知识往往都有一股热情,但并不能坚持下来,所以对于孩童来说保持学习兴趣才能保证知识的有效获得和掌握。

1.在班级内举行识字竞赛活动。设定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环节,给学生罗列这一周学习的新生字词、写在黑板上,给学生有限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让学生有竞争的进行学习,伴随着竞赛精神,学生在短时间内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用最短的时间去记住生词,在竞争中增快学习的效率。

2.在班级外围张贴知识海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走廊外围的墙壁、以及学校的边边角角、楼梯的外围地方等等都张贴着语文文字,让学生随时随刻接受知识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量和字词的积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接受新知识。

3.给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组内合作学习。教师给小组分配任务,每个小组主要攻破几个重要的难字、生字,每个组员都可以做小老师,在小组的配合学习和积累下,给其他小组的成员讲解,帮助学生更快速、和谐的掌握汉字,让学生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获得新知识。

4.布置趣味性作业,让小学生在课后学习生僻字,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身边帮助识字的道具并拿到课堂上去帮助其他同学,借助外界的道具实行生僻字的学习。

三、开展识字兴趣活动,师生合作学习

1.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有意思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活学活用兴趣活动,有意识的把一些抽象的生僻汉字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表述出来,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使学生准确的记住生字,一举多得。如教“晴”字时,可以告诉孩童们一定要少玩手机,注意爱护眼睛,不然这个不爱惜眼睛的老人家,在太阳下看书,结果就把眼睛双“目”给晒变色了,成“青”了,成了近视眼。这样,学生既能牢牢记住眼睛的“睛”是目字旁,又能参与学习中去,提高对生字词的识别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愉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识了字,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拆字识字法。一些复杂的生僻字,学生比较难认识和理解,写起来更是比较困难。如“滚”字,在学习“滚”字的时候就一定要拆开学,“滚”左边三点水,把“衣”字分开之后,中间加个“公”,用三个简单的字拼成一个较难的字,合起来就是“滚”。如在记忆“李”可以说是木子李,在识“的”可以说是白勺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将难的字解析成简单的字,这样又好记,又能明白字之间的架构问题,使的认知更深刻和久远。

3.组合识字法。很多字都是偏旁一样但组合不同,利用故事识字识别了“晴”之后,就能识别“睛”和“情”和“清”,把相近的词放在一起进行组合,这样一举多得,可以让学生利用识字方法识别更多的字,关键也要进行适当的区分。

4.儿歌识字法。读儿歌符合刚学习识字的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书写和读音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者顺口溜,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诵读之后再进行书写和默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生字产生直观印象,也能做好区分,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四、总结语

综上,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儿童找到喜欢或合适的识字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最终打败语文教学上的这只“拦路虎”,搬掉这块“绊脚石”,创新办法,让学生去识字、爱识字,去学习、爱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完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长燕.语文教学基础——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