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9-09-10杨国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动权质疑积极性

杨国华

[摘 要: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想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主动权;思维;积极性;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我们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做到达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开拓创新。

一、培养学生学会提问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去讨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想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质疑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能提出有广度、有深度的方法,择准时机,启之于愤悱之时,问之于矛盾之际,以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1.预习自学中挑疑。预习是自求了解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预习课文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学字词,读热课文后,就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开始时,教师要“强制”,每个学生都要质疑,最初,可以从不易理解的,或根据语境不理解的词开始质疑。检查预习时,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以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会提高。

2.从课文题目发问。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人手阅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文章词句与主要内容发问。文章的词句或是描写精彩或是寓意深刻。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是为文章内容,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服务的,对课文的阅读具有画龙点精的作用。如果抓住了关键的语句,内容就会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句引发联想和想象。如《称象》一课,我引导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曹冲称象的关键步骤,然后抓住“画线”提问“为什么曹冲把大象赶上船后,沿着水面画了一条线?为什么装石头要装到画线的位置?不装石头行不行?还有其他办法吗?”其实,后两个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抓住关键词句提问,可以使教学内容精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重点、难点易于突破。而且,往往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产升奇思妙想,使思维更加灵活。

二、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创新活动都使于发现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增加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与其把学生当做填鸭填人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书时思索的内容有深度,重点突出。同时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会学习,主动学习,把握文章的细节、易于忽视的地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养成善于思考和质疑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传统的教学往往遵循统一的原则,学习内容是有计划性和指令性的。对于老师给出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完成,结果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在“三自”原则的指导下,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述。

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黄山奇石》,赏析课文时就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伙儿介绍黄山奇石的美?”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选择有感情地朗诵,解读黄山奇石的美;有的选择当导游,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黄山奇石;有的则干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有创意地画了一幅“黄山奇石图”……

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悟得其中“道”?不妨通过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在一堂课的结语处顺水推舟,巧作安排。例如《狼和小羊》一課结尾:“说着,狼向小羊扑去。”老师趁势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么办?学生兴趣很浓,想出了很多办法。老师又追问:“面对如此凶恶的狼,小羊的这些办法真的有用吗?”让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又使学生明白狼是多么的凶恶。

一堂好课的结尾不止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是寻求一种延伸和开放。在结尾之处,通过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以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这不仅仅是口语交际,更是阅读教学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2014(14).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探讨[J].2014(07).

猜你喜欢

主动权质疑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我对初中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认识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升级、客观分级、有效出击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