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朱道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高中数学

朱道然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问题,为打破这一局面,教育部门施行了课程改革,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中谈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在这场教学创新中应运而生。众所周知,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但是,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较好的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缩小学习成绩的差距,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处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中,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与学习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思考探究中共同进步,还有助于合作协调精神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思考,找到解决方式。

一、小组合作法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组方式不合理。教师进行分组的前提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了解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分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分组只是走形式,随便以座位为单元进行划分,组与组之间的水平差距大,分组不公平。分组结果不理想,教学成果也差强人意。

小组合作沦为形式化的产物,发挥不出实质效果。一部分教师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度较低,不愿意抛弃自己在过去的教学生涯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法没有从心理上认同,就算划分小组之后也只是用于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度,情况较好一点的也只是为了完成分组任务而进行分组。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了解程度不够,在教学时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把控,导致小组合作的成果不明显。

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易扭转,在合作学习中的协调沟通能力不够,难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导致合作探究的效率低下,若不能及时的处理,还容易使组员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班级团结,也偏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

讨论内容不够充分,时间也不够充足。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小组主导者的身份,杜绝小组讨论时出现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题。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短短的40分钟里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安排小组讨论探究显然是很吃力的,老师要把握好时间的比例,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应用

教师要融入班级,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组一定要均衡组员之间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划分,保证小组的成员分配结构合理,优生和学习困难生共存,以优带弱,取得共同进步,但也要注意均衡每个小组的水平和层次。例如班级内的人数较多,可以适当的减少组数,增加组内人员,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也为学生争取了更多的讨论时间和发表机会。

教师要注意好小组的分工合作。在小组分配完成之后,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将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同学分为组长,担任对内协调组员,对外担任起与老师沟通及汇报小组学习进度的任务。在小组内设置学习探究内容记录员,可由组员轮流担任,设置监督职务,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也可轮流担任。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中,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任务的领取,以自愿或以能力为标准,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分配其进行位置关系的概念总结并对其他成员进行汇报,能力较强的可以进行判定和性质在题目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和讲解,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小组间对决来提升组员之间的默契度增强合作能力。例如,在章节教学结束之后,由老师组织各小组代表进行题型选定和竞赛规则的制定,通过竞赛的方式既达到了检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目的,同时还能在无形之中加深同学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加强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奉献精神,起到团结同学的作用。

教师要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来把握时间分配的比例。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教师一定要提前完成教学计划,提前布置好预习任务,课堂留出10~15分钟来进行小组预习成果的发表,然后利用15~20分钟进行完善补充和对知识难点的讲解,剩下的时间交给小组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并让其进行总结,课后,由小组记录员将总结报告交给教师,教师从报告中来获取各小组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为小组合作设置合理的评分制度

教师通过制定合理的评判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提高学习自信。以团队评价,个体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客观的对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表现进行打分。组员之间互相评价,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老师做最后的总结打分并发表各评审单位对某个学生的评价内容。通过此种手段,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由此可得,小组合作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重大,对提高教学成效有很大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应用的实践性,不要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流于形式,按照教学重点及时的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新课改要求,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华.小议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认识[J].学周刊,2011(32).

[2]张鸿斌.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J].科技信息,2010(29).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高中数学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