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

2019-09-10王伟

石油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职业危害控制策略

王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家庭购买并使用汽车,这让汽油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但是,长期接触汽油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论文对加油站汽油中的危害物质和影响工作人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控制策略;

当前,汽车是人们出行的首要交通工具选择,汽车的使用离不开汽油提供动力。因此,在城市和高速公路都设有很多加油站。在加油站工作的员工因长期接触汽油,对身体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下面是对加油站员工患职业病的详细分析。

一、加油站職工职业病在控制时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许多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条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程度的反响,工作单位对职工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根据法律条例,很多石化公司也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文件,并指导工作的进行。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仍旧会发现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中主要表现出下面几个问题。

(一)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不当,无记录可寻

公司必须按照职业健康机构给出的意见对单位员工的健康进行检查。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对查出有职业健康问题的员工在调离原岗位时,无书面处理的相关记录可寻。

(二)职业危害合同告知履行不到位

目前,很多公司在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里,并没有对于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和后果,以及预防职业病和控制措施加以说明,存在很大的法律漏洞。

(三)上岗前对职业健康检查不够重视,未能对职业并进行全面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单位招聘关于职业病危害工作时,必须要对选拔通过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录用有职业禁忌的劳动工作者,违者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后,判处三十万元以下、五万元以上的罚款。

(四)离岗时对职业健康检查的普查程度不足,职业健康检查率低

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内容要求对于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员工离岗时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论是对员工自己,还是对单位来说都是很大的健康隐患。目前,员工的流动性很大,离岗职业健康普查度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离岗员工不配合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这将导致企业为上一家企业承担职业病危险,也会导致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无可靠证据出现维权难的问题。

二、强化加油站职工职业病的控制措施

石化企业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很高,对员工的身体危害非常大,石化企业需要遵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员工职业病加以重视,这也是对员工的负责和对企业的发展考虑。以下是提供改进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合同告知书的一些措施。

(一)严格执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各企业单位要加强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认识,在职工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不但能够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能够清查出已患有职业健康病或受到职业健康损害的员工。在进行健康检查时,企业单位要安排员工到符合检查标准的机构进行检查,而不是只以健康证体检或一般性健康体检为标准,只有通过检查的职工才可签约入职。禁止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进行易引发职业病的工作,也禁止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进行禁忌类工作。

(二)严格进行离职职业健康检查

在石化企业的工作中,离职员工进行离职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认真落实离职人员的检查工作,并作出书面的文件进行留档保存。当员工进行完离职职业健康检查后,再对最后的工资进行结算。

(三)将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和处理结果流程规范化

企业单位需要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相关建议进行书面总结,人事部门根据书面结果给与员工合适的处理方式,确认患有职业健康病的员工,单位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给与调离岗位等解决问题。企业需要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如数记录在案,并安排专门员工进行档案的管理和保存。

(四)完善职业病危害告知程序

企业单位在与职工签订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上必须说明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诱发因素。对现有员工补发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并对劳动合同进行补签,保证每名员工都悉知职业病危害内容。对签字后的告知书存档保存,以便查阅。

(五)强化加油站职工健康安全培训

在加油站工作的员工因为缺少安全知识的培训,在加油操作时未按照加油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从而导致中毒等事件的发生,这也是加油站职工患职业健康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石化企业要对一线加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教育培训,强化员工防范中毒的意识,规范化加油操作流程,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健康病的发生。

(六)加强职工个人地防护措施

在加油站上班的员工,需要遵照操作需求,统一穿着公司发放的工作服装。进行加油操作时,为防止汽油与手部直接接触,需先带上防护手套再进行加油。加油完成后,及时摘下手套并洗手洗脸,最大程度上减少汽油与皮肤接触的可能性。在加油站,要随时做好通风工作,保持环境的气体流通,工作人员需要对加油站环境的油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浓度值超过安全范围,必须立即查找原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加油站的油罐需要定期清洗,当需要清洗油罐内部时,做该项工作的员工一定要穿好特定的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且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系好救生绳,做好一系列工作后在进入油罐。油罐外也必须留有工作人员进行即时的监测,帮助油罐内的工作人员完成清洗工作。现阶段,石化公司给加油站员工配备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还有待改善,希望企业后勤部门在选购防护用品时选择更舒适的产品。特别是防毒面具稍显厚重,在夏季高温调条件下显得特别不适用。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加强对加油站一线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的力度,给加油站员工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职业健康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勇,蔡红婷,卢茵.某石化企业10327名加油站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01:117-119.

[2]吴丹,王鹏,康秉勋.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15-17.

[3]喻馨兰,罗汝娟.贵阳某石化企业职工体检血常规及生化八项指标检测及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05:59-62.

[4]陈裕坚.加油站职工职业病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09:147-149.

猜你喜欢

职业危害控制策略
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信号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
前馈控制策略指导下的母乳口腔护理在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的效果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的强弱电专业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