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019-09-10宋志民
宋志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其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能够更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初中语文古诗文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或者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思考。
关键词:古诗文;创新性思维;好奇心;民主环境;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58-0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人,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对于古人而言,诗词不仅代表着他们的才气智慧,更是他们豪晴壮志的承载。对于日渐成熟的初中生来讲,学习、阅读吟诵古诗词无疑能够使其触碰古人先贤的心智,攫取他们的智慧,进而在这个过程中熏陶他们的美感,同时,可以在凝练的语言中感悟世界、生命的价值。
1.关于“创新性思维”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语文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语文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学科,其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古诗词教学,由于其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对其鉴赏品读和学习,能够更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所谓“创新性思维”指的是一种求新、求异以及求变的思想意识,主体能够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思路。其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语文学科作为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学科,其中古诗文教学本身是一种感性且充满个人体验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如能在这个环节做好教学,那么,将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其思维空间,并且能够有利于其形成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2.语文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一直都被要求置于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通过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以及应试教育等原因,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总是不自觉地陷入“唯分论”当中,师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被压制,教师往往多重视做题技巧的训练,轻思维发展,甚至为了多得分,让学生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当中,导致多数学生都思维比较僵化,缺少自己的独特看法与见解,人云亦云。
如对于某一篇古文的学习,除基础性知识点外,通常有会一些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理解性内容,但此时,教师往往会统一给学生“标准答案”,整个古文教学过程缺乏思考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倒是能够把知识点记得滚瓜烂熟,但原有的活跃思维却可能被禁锢,缺乏活跃多元的思维。这导致其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背离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古诗文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自主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在具体的古诗文讲解中,适时引导学生锻炼这些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具体而言:
首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好奇心是培养学生设问思维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日常的发明还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技术,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的发现能够推动着进一步的创新活动的实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正盛,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意识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活动,或是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发现新事物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陋室铭》的时候,教师可以从题目人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一些问题:我们了解到的刘禹锡应该是一个官员,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按理来说,官员住的房子再怎么也不至于为“陋室”吧?为什么刘禹锡在此用此命名呢?这个时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查阅资料,进而对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其次,可以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有学者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在于他能够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古诗文本身是较为艰涩难懂的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它的时候由于缺乏现代文语境,对知识的把握缺乏自信,可能会较为紧张。这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设问环境,消除由于知识文化的不了解带来的紧张焦虑感,让学生能够在平等的感觉中实现师生对话。这样,学生才能够解放天性,自由表达,对一些疑问大胆提出。
比如,在讲解《归园田居》的时候,诗词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个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言的机会,让其对陶渊明本身的身世背景进行理解发言,有的学生可能理解的较为浅显,这个时候,可以让其他同学发现其不足,并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或者是发表与其不同的见解。在思想的碰撞与沟通当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对陶渊明创作本诗的动机有所了解,其诗中蕴含的情怀也能够有进一步的感悟。
最后,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思考。有研究者指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想象力推动着创新进步,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通过启发学生,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加宽阔的空间。在学习《夜雨寄北》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对诗句的前两句进行一定的联想与想象,进而深刻体会“巴山夜雨”的意境之凄美,赏析诗人寓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空白艺术”,来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进而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