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
2019-09-10董晓慧
董晓慧
摘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课程体系中的老牌专业,一直在语言文字应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其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改变,只有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正视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重新调整,有倾向地推进相应课程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素养教育乏力、能力培养疲弱之现状。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9-0027-04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可见,推进地方高校成功转型,以区域教育带动现代教育体系协同发展和深入完善,符合地方本科院校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精神过硬、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可为其他专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最先设立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也是诸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核心专业。作为以母语研究为主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一直身负两种责任,即以母语语言、文学和文化为链条的理论研究和以语言文字应用为目的的实践研究。
(一)目标规格
一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往往照搬照抄综合性大学(含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的略有改动,但总体框架没有根本变化,偏重理论知识传授。事实上,受生源因素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掌握和研究的深度广度很难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生比肩。在办学经验方面,一些高水平综合性重点大学大都有近百年历史,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只有短短几十年,有的甚至不足十年,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也相对落后。这些都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转变。
以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被分为两个方向,即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前者主要为专门培养中小学师资设立;后者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宽泛,可去公司、企业、报社、杂志社等单位。自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需要该专业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特殊性。
(二)课程设置
課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案。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突出特色,即必须牢牢抓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应用的工具性、人文性、实用性、文化性特征,既要保证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又要突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应用能力。
合理设置语言类课程,整合文学类课程,减少课程内容重叠率,加大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应作为未来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尤其要协调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上下链接;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分配。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学识水平,开设可行性大、实用性大的课程,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内及外原则,避免拔苗助长,更不可照搬照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思路,走上东施效颦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发挥专业课程群的综合效应,保证学生专业知识、语文素养、实践能力有条不紊地良性增长。在课时安排方面,要充分考虑学情,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协调好比例分配,既要为有志于继续读研的学生设置相应课程,又要给准备毕业后及时就业的学生设置定量的实践课程。
(三)就业面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以往,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不需要通过考试,毕业后自动获取教师资格。2012年,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要求师范类考生也需自主报考才能取得该证书。这一政策的施行,令很多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方向学生,甚至非本专业学生也开始加入到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军当中,从而打破了旧有的就业格局。因此非师范专业学生也可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而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殊性,还可鼓励学生去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案策划、创意写作等工作。
二、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由于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也存在本质差异,但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即便“转型”提法出现以后,依然存在文不对题、答非所问、莫衷一是现象,人才培养现状改观不大,问题依然突出。
(一)课程设置陈旧
当下,大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还依然把重心放在专业基础理论上,以语言学、文学作为两大分支开设。语言学分支下主要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作为主干必修课程,辅以语法、修辞、训诂类课程作为选修;文学分支下则以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为主干必修课程,辅以文学鉴赏类课程作为选修。与20年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课程设置基本框架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单一陈旧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弱。
(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滞后
受理论发展高度不够的影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一直在步入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的误区,而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背后隐藏的是功利主义,这不仅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也与高校一直倡导的“立德树人’理念不相符合。因此,要改变旧有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必须在教学理论上有所创新。当下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大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就目前现状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对于学生学法的指导还依旧停留在很低的水平。
(三)实践教学成效不佳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仅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不成功,如实践课程比重偏低,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事实上,一些地方高校的实践课程比重不足30%;实践过程形式大于内容,实践模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一些高校教师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偏重理论性,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什么文章可作。实则不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包含多个侧面,既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创新能力,又包含处理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协调配合,单一的实践模式无法完成。
三、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校际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转型改革。
(一)课程设置
在理论课环节,除了考虑大学本科所需的通识教育外,重点将特色体现在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具体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选修课。大一階段,为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大二阶段,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做出未来职业规划,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将课程模块分为语文教师和创意写作两个方向,并据此形成专业特色课模块,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有一个大致把握,为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大三、大四的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和以往单一教师教育相比,更能凸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在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通识教育领域,理论课学分占总比例的30.3%,实践学分占总比例的6.6%;在专业教育领域,理论课学分占总比例的35.6%,实践学分占总比例的27.5%。其中专业教育模块中的基础课占18.4%、特色课和选修课共占17.2%。从比例上看,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分配合理且有一定的伸缩空间。此外,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开设都是和理论课一—对应,比如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分析与试讲、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课基础,开设微格教学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针对文化传播学、文案创意与策划、影视剧本写作,开设文案策划、经典诵读、创意写作实训。每一门实践课程的开设都是有章可循,充分考虑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其架构具体见图1。
(二)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在教学理论上,以吸收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现象学、阐释学中的文化精髓作为支撑,将中西方文化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并结合办学实际作出整合原创。在教学方法上,将“因材施教”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本出发点,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以讲授法作为主导,以生命言语、阅读本位作为范式诠释,重在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具备的言语生命力。通过课堂讨论、蓝墨云班课介入、微信公众号开创、课外活动开展来对学生的持续有效学习进行指导。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念,这种观点的树立不是空谈口号,而是要将课堂讨论、课后延展有机结合,用启发式教学带动教法和学法实现统一,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方向发展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课后学习进行指导。
(三)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
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点,学校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以上,而事实上,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还要更大。除了特定的实训课程外,在很多专业理论课中都设了实践环节,如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分析与试讲、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思维训练与写作、图案设计等课程,其实践学时也占相当的比重。这些环节的设置,加上实践课程,保证了实践教学占总学时分配超过50%。在实践课程环节,又将实训内容和课外活动有机融合,针对经典诵读实训举办沙龙晚会、针对文案策划组织创办微信公众号平台竞赛、针对微格教学举办教学技能大赛等。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还—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长春市益创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到吉林省农安县下属乡村小学做公益代课等。学校传媒学院的翮风志愿者协会,也—直和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局保持合作关系,很多学生参与其中,为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校际和校企合作
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传媒学院,于2007年成立,和兄弟院校相比,存在创办时间晚、发展历程短、师资力量有限,办学经验不足等问题,这是本专业的短板。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适应当前形势,学校汉语言专业非常注重校际和校企合作。学校和上海大学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期间上海大学教授几次来到学校参与课程设置讨论,并多次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学校还依托和上海大学的合作平台,聘请上海大学学术名家参与到专业课程改革当中,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教师连续四次参加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举办的学术会议,通过接触前沿学术成果,师资总体水平有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本省内的多家企业单位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如长春市颇有名气的木铎创意写作工作坊,该企业随时接受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几年来,学校汉语言专业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