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山“仙气”飘羊城

2019-09-10杨云姬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吕洞宾仙气白云山

杨云姬

白云仙馆充满“仙气”

“羊城之肺”一直是白云山的美誉,它在广州城的北面,广州又称“羊城”。忙碌的人们总喜欢在闲暇时远离尘嚣,到白云山呼吸清新空气,倾听树木说话,听溪水歌唱,追寻白云山的“仙气”……我也不例外。

一个周末,我踏着清晨的露珠来到白云山脚下的白云仙馆,南国的春天就像一位羞涩的姑娘,把秀丽的风光洒满白云山,天空像蓝宝石的拱顶笼罩在千树万木之上,湛蓝明亮而又清纯。白云仙馆高耸在麓湖公园的一个山坡上,朴素又敦实,它前临湖水,带着豪气干云的倔强气质,披着绿瓦青衣,俨然一位身穿盔甲的武士,雄伟庄严地护卫着广州城。进入馆内却甚是幽静,数株古桧当门,几树老松架屋。山门石柱上刻着“香火千年祖庭瞻仰,白云四面仙客栖迟”。此时,许多关于白云山的传说从我脑中涌出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云山的山脉不高,但“仙脉”一说却流传久矣。千百年来,白云山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广为传诵,仙人留下的“仙迹”也在白云山中飘荡,广州城的百姓也被仙人们的“仙气”保佑而繁荣昌盛。

白云仙馆就是一个很有“仙气”的地方,最初为广州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南宋时广州状元张镇孙也经常来白云仙馆与朋友聚会,吟诗作对。白云仙馆的前身,其实就是供奉葛洪的“葛仙道院”。公元306年,东晋人葛洪接受广州刺史嵇含的邀请,来到广州出任参知军事。适逢乱世,嵇含被仇人所杀,葛洪看破世事,于是拜鲍靓为师在白云仙馆修习“成仙”道术,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抱朴子》。

清末年间,岭南地区受天灾和战乱,百姓不得温饱。仙人吕洞宾知道百姓受苦,于是领了天庭的一道神旨,用他无边的法力,在民间修建善堂,赠衣施药,行善积福。吕洞宾的好施行善被人们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吕祖,为了供奉这位吕祖神仙,就把他的神像放在白云仙馆里供奉。

翠绿成荫的“洞宾植树”

踏着林荫小道,吸着春天的香气,穿梭在白云山枝叶繁茂的百年老树中,听着翠鸟的鸣叫,浓荫匝地,翠绿一片。大树宛如巨人高高耸立,那缀满花朵的枝丫沙沙作响,就像恋人在悄声细语互诉衷肠。一股甜蜜而浓郁的芳香从泥土里喷涌而出,仿佛间,让人们沉浸在南国的美丽中。

拾级而上,进入白云山摩星岭南门,一个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气概的吕洞宾雕像站立在山中,他神情专注地俯瞰着广州城。

在美丽的白云山,民间流传着一个 “洞宾植树”的神话故事。吕洞宾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八仙”。吕洞宾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相传小时候的吕洞宾热爱读书,并且熟读经史。长大后看到百姓生活疾苦,战乱连连,他非常痛心,决定扶弱济贫,除暴安良。后来,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到九峰山修行。

一天,已经得道成仙的吕洞宾前往增城何屋村,接何仙姑到天庭成仙。他途经白云山,只见白云山的大树被狂风折断,树枝枯萎,满地疮痍,没有生机。吕洞宾顿时心生恻隐,于是他折下一束松枝、樟树枝……插到每个山头,口中念念有词:“彼处难安身,移来此处活。”

顷刻,山上出现一棵棵的大树,枝叶在空中展开,白云山顿时郁郁葱葱,成为鸟语花香之地,山风掠过,松涛声起,一片生机盎然。此后,白云山便树木成林,“洞宾植树”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水声喧腾的“九龙泉”

白云山被阳光洒上万道金光,显得温煦和暖,摩星岭附近有个远近闻名的泉眼——九龙泉,处于白云山的中心部位。

这里泉水淙淙,清澈甘甜,我情不自禁捧起一掬泉水品尝,清甜的泉水沁人心脾。我眺望远处的山峦深呼吸,顿时觉得空气也像泉水一般清新,这时让我忆起诗人胡荣锦曾经为九龙泉作的一首诗:

九子化龙事邈然,安期幽筑迹犹传。

岭高樾荫疗肌灼,日近泉甘润口煎。

筇节敲阶云岫上,清溪击石水岩前。

井边新植松千树,流响声声蝉满山。

九龙泉还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古时候白云山上并没有泉水,要用水只能到山脚下挑。相传秦朝时这里有一座寺庙,一天清晨,为百姓寻医治病的安期生(又叫郑安期)到白云山采药,到中午时分,他非常口渴,到处找水喝,却不见有水源,他见到这座寺庙便进去歇息。

突然,在不远处有九个长得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戏,发出爽朗的笑声,安期生觉得好奇,走过去一看究竟。只见是九位童子,这时九位童子见到安期生,随即化作九条彩龙,腾空而去。就在九童子出现的地方,冒出一个泉眼,泉水奔涌而出,原来这九位童子是龙王太子的化身。安期生跑到泉眼前喝了个痛快,他为了造福百姓,便把泉眼掏成一口井,供人们取用,后来人们取名“九龙泉”,又叫“安期井”。

现在泉口设有“九龙循环喷水”,上端一条大青龙,带着8条小龙,水从龙头口中喷出,如同九股瀑布,水声喧腾,这一壮观的景象,延续了九龙太子的化身。时光在这里似乎有意放慢了脚步,飞天而去的九龙太子仿佛又回到九龙泉,重归白云山。

“郑仙岩”红尘不到

古往今来,白云山的传说不绝于耳,远处的山峦像是有“仙气”在环绕。“云开世外三千界,岩倚天南第一峰”,在“天南第一峰”牌匾右下方的石壁上,刻有“红尘不到”四个大字,这里就是云岩,又名郑仙岩,上为峭壁,下为悬崖,显得格外险峻。春风微微,也吹来了安期生乘鹤升天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安期生住在白云山脚下,父亲早逝,和年迈的母亲靠行医相依为命。一天,一个穷苦农民得了一种不明原因的流行病,水也喝不下,快要死了,他的儿子请求安期生救治。可是安期生却束手无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母亲见他愁容满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安期生就告诉母亲这个病人严重的情况。母亲听了,也连声叹息,但她想起了一件事就对他说:“以前听你父亲说过,治疗这种病可以用九节菖蒲,它叶瓣如兰,茎分九节,身似匙柄,有股清逸的幽香。但它卻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这种药材很难找,你父亲一辈子都没有找到啊!”

安期生听了,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苦思冥想了很久之后,决定上白云山找这种药。但在白云山寻遍高山小溪都没有找到,他累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精疲力竭地仰天长叹:“难道这世上真没有父亲说的这种药吗?”忽然微风吹过,一股让人神往的幽香随风而来,安期生一跃而起,“难道是九节菖蒲的香味?”沿着香气寻找,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发现了九节菖蒲。他兴奋地想伸手去摘,却够不着,后来他找到一条藤蔓顺着往崖下爬,终于摘到时,藤蔓却突然断了,他整个人往崖下坠,就在这时,有一朵雪白的云朵刹那间变成一只仙鹤,把安期生稳稳托住,然后背着他飘然而去,羽化成仙了。

后来,人们沿着安期生的足迹找到了九节菖蒲,治好了疫病。后人为纪念安期生,修建了“郑仙祠”,他摘药的地方就叫“郑仙岩”。

我小心翼翼地走到云岩上,探身往下看。云岩前临深渊,眼底尽是树杪,深不可测。我想,当年安期生从这里摔下去哪有生还的可能?不过,善良的广州人为了纪念这位医术高明、为民治病的安期生,而为他安排了一个奇迹,集体创作了一个让他得道成仙的美丽神话。

“景泰僧归”入福地

从山顶下来,回头望去,只见芳草如茵披满山,白云在天上轻轻地飘过,把淡淡的影子,有意无意地映在山脚下景泰寺的池水里。在白云山西麓景泰坑的地方,以前这里有个景泰寺,就是传说中的“景泰僧归”。

南朝梁时,罗浮山上有位景泰禅师,他宣讲佛教教义深入浅出,是个被人尊重的得道之人。广州刺史请他到白云山建寺,但白云山上缺水,景泰禅师很着急,于是他到处寻找水源。

一天,他来到白云山下的一处荒地,这里松柏参天,花香鸟鸣,很有一派仙境气象。景泰禅师看后,认为这里是一块福地,便用禅杖在空地上一点,地上马上涌出泉水。后来这里的泉水被叫作“景泰泉”,并且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宇,称为景泰寺,“景泰泉”的泉水流成的坑便叫“景泰坑”。景泰寺建在半山,每当黄昏,外出化缘的僧人三五结伴而归,景色十分秀丽,因此叫“景泰僧归”。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白云山已渐渐被都市包围,融入城市中,成为人们闲时休憩的好去处。广州城北枕白云山,南拥珠江水,是一个山水相环的福地,白云山上的佛家、道家“神仙”护卫着广州城的百姓,“仙气”也飘向千家万户,让人们安居乐业。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白云山上的树叶,树叶醒了,山岳也慢腾腾地笑逐颜开,广州城也沸腾了。白云山美善的“神仙”传说,我会告诉更多的孩子们。不过,我更想告诉他们:“神仙”庇护广州城的传说固然美丽,但务实的广州人更相信凭着勤劳和智慧,定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新广州!

猜你喜欢

吕洞宾仙气白云山
小城故事
非遗视野下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修仙人
狗咬吕洞宾
一口“仙气”
广州·白云山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仙气穿越吸尽时装镁光灯
有文化底蕴才能有“仙气”
船老大智对吕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