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2019-09-10贾婧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海绵雨水

贾婧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区域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密集,给地区自然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缺乏、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如此形势下,海绵城市理论逐渐成熟,为构建绿色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

我们的城市正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快步发展,高速的城市建设导致了湿地环境的退化和减少,自然储水功能变弱;水泥和柏油路等硬质铺装过多造成了大量雨水在地表的聚集,却无法自然地渗透入地下,水资源紧缺;部分城市和区域的地下排水管道设备较为陈旧,排水标准低,我们的城市逢雨必涝,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012年,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即能够建立新型的“水弹性城市”,城市功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性强,对雨洪资源能够形成吸水、渗水、储水、净水、用水的系统性利用,从而修复了城市的水生态,提高了城市的水安全。

一、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城市景观设计应先对区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当地城市气象条件、水文地质、降水规律进行,从而更加贴合城市的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园林景观;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对河流、池塘、湖泊、湿地等已有水生态资源重点保护,在已有水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切勿对生态资源造成二次损害。

统筹建设: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由地方政府统筹建设,统一规划,各设计点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分散式设计容易造成整体风格不一,不美观、不协调,只有统一规划才能协调把握总体风格,充分协调利用区块特点。

实用为主:充分考虑实用性,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策略,注意尽量原地收集、就近利用,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主要方法包括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多功能调蓄等设施或者组合系统,以安全适用为主,提高开发建设水平,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二、运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园林设计的方法步骤

运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园林设计的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是城市园林设计初始要引入海面城市的要求,包括渗水指标、透水铺装率等数据要求,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雨洪问题的处理方案;第二是在实地勘测中通过科学分析雨水径流,统筹设计景观水文格局和景观生态设计;第三是在施工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低影响开发理念。

首先应了解各地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和规范,符合政策是城市园林设计的前提,比如透水铺装率的要求,雨水储蓄设施的配件标准,下凹式绿地的覆盖范围要求,下凹深度等,园林设计时注意要满足这些政策规范才能达到城市规划的要求;

其次是进行项目勘测,实地踏勘,绘制基地现状图,加深对项目地块的了解,通过计算机结合地理学与空间分析技术,对该地块的地理环境进行科学分析。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进行,GIS能够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对区块地表和大气层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运算分析后得到空间信息,将反应降水量的雨量线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再结合MIKE21专业软件包,模拟出湖泊、水流、泥沙与环境。通过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区域整体的降水特点、水流规律、动植物分布、土壤类型进行模拟,能够分析出径流过程与水文景观在空间上的表现效果[1]。

接下来是在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设计最佳方案效果,形成設计方案。在美观的前提下满足海绵城市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的要求,将海面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园林设计中;雨水的快速排干可以通过透水铺装的方式进行,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新科技材料或碎石铺装;雨水的收集可以建设蓄水池、景观花池、简易储水器等,起到局部蓄水的功能;植被选用下凹式绿地与雨水花园这两种设计,植物选型上注意挑选适合地区土壤的经济型植物,既美观又性价比高[2]。

施工期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具体措施有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植物浅沟、渗透沟渠、雨水湿地等办法,与小型雨水收集系统,从控制雨水径流着手,用各种引流方式将雨水倒入下渗;通过绿色基础设施(GI)与市政排水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资源城市景观设计列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

三、实例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某市公园改造项目,旧公园因设备老化,架构不够完善,存在雨季积水、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庭院花池也需翻新重建。在新的园林设计中,该项目增添了新的蓄水设施,并在运行后采用智能化手段对该地块进行设施维护与管理,增添了城市的亮点,也为今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示范[3]。

处于生态节约的考虑,已建成的花池框架被保留了下来,以花池为中心依托,引入了更多的高渗透性绿地。整个景观结构呈现高低排错的结构,雨水先汇聚到八角形的厌氧沉淀池中,沉淀池有喷水结构来对管子进行美化,然后雨水流经高低错落的净化池,净化池底施放有附着着生物菌的鹅卵石,水面通过种植观赏功能极佳的睡莲、浮萍、黒藻等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对雨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雨水经过植物净化这一步骤后,汇聚到荷花池中,通过池底下的下渗管,进入下层土壤;铺设的绿地增渗系统,采用了优质的回收聚丙烯材料蓄水模块蓄水,运用先进智能化科技手段适时监控排降水量、排水量、雨水收集量等,对该区域的运行进行系统化智能化管理[4]。

四、结语:

海绵城市设计适应了现代绿色城市的要求,必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一设计能够逐步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径流污染问题,同时节约用地,提升城市景观观感,城市园林功能也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海绵城市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参考文献

[1]唐正伟.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 低碳世界, 2016(5):30-31.

[2]李利胜.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 现代园艺, 2017(8):143-143.

[3]张艳.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 种子科技, 2016, 34(10):79-80.

[4]周葵.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渗透[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2).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海绵雨水
和雨天的亲密接触
雨水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地域特征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雨水总带来更多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