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2019-09-10夏胡蓉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态

摘要:本文从园林的发展论述了植物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目前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借此提出植物设计应遵循的几大重要原则。由于植物造景不仅局限于视觉景观,还包含了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因此,设计者应深入了解植物本身的特性,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其展现,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并推动城市绿地向市场所需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态;文化;低维护

风景园林中,有四大构成要素,包括了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其中,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元素,在园林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古以来,风景园林师就善于利用植物来营造景观。明末时期,计成所作的《园冶》成为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书中有云:“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思是说,“梧桐树荫遍地,槐树当庭而植,沿着河堤遍植垂柳,绕屋外栽植梅花,于竹林中结庐而居,尽管都是些人为的景色,也仍然像是天然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种植要求是极高的,不仅要求因地制宜,尊重植物的习性,更赋予了植物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力求体现深远的意境和情趣。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园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时期。建国以来,我国的园林更多的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其中以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为主流,通过大面积的草地和植物群落将我国的“咫尺园林”转变为“大地园林”,这也是风景园林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园林的受众面不再是原来的达官贵族,而是每一个公民,原先只具有单一观赏价值的植被也转变为具备调节气候、改善水质、提升城市面貌、提供活动场地等多重功能的绿色基底。例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草坪面积占据了40%,為游人提供了天然的软景活动空间;又如,杭州“太子湾公园”全园建筑占地面积极少,通过植物造景配合山水地形,营造了一个生态型的城市绿洲,改善了杭州市的环境质量。

目前,我国的植物造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由于设计者缺乏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知识,造成了植物本身与当地环境不相适应的结果。比如说,将热带植物种植于北京,将阳性植物种植于建筑北侧等。植物造景如果纸上谈兵,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当地生态气候的正常发展。

二、过于追求植物中的高级品种,加大后期维护难度:很多项目开发者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不惜重金购买珍贵的植物品种,但这些树种往往难以适应当地气候,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建设者不断购进新树替换死树,增加了投资费用,实在劳民伤财。

三、模仿西方植物配置模式,忽视当地植被特色:西方国家地广人稀,种植特点以舒朗、开阔为主;然而我国是一个多纬度国家,自北向南,植物品种变得丰富,如果为了模仿西方而生硬的减少品种和密度,将与自然界的植物生长特点相违背,必然也无法将植物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效果。

现代园林设计需要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尊重植物的秉性,才能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植物的特色展现。就湖南地区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四、因地制宜,按照植物的习性、本地的气候特点、园林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在常德新河一期绿化项目中,临水边的植被,选择了耐水湿的乔灌木和水生植物,例如水杉、池杉、木芙蓉、芦苇、再力花等,整体空间类型舒朗、开阔,保证了观赏视线的通透性;临市政道路的植被,则尽量形成乔、灌、草、藤的复合式种植形式,例如采用朴树、乐昌含笑+日本晚樱、四季桂+小叶栀子、红花檵木+书带草、黑麦草、常春藤的组植物组合,一来可以最大化降低城市的噪音,吸收汽车尾气,二来可以形成天然的景观屏障,引导视线。

五、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季相变化。自然界中的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植物造景也应师法自然,尽可能多的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样性的要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多样的植物必然带来季相变化,例如,杭州西湖“苏堤春晓”利用桃、柳两种植物展现春景;“曲院风荷”以荷花、睡莲代表夏景;“满陇桂雨”以桂花体现秋景;“孤山寻梅”以梅花体现冬景。植物设计中只有恰当运用花灌木和色叶树,才能体现特色鲜明的植物季相,表现出植物的独特艺术风格。为了避免某些时期季相不明显的缺憾,还可以采用植物混合搭配、增植常绿树的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六、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手法,让植物配置“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中国园林以含蓄深邃、曲折多变闻名,这其中离不开植物的精心搭配。通过植物来隔断视线或营造通道或借远景入园,产生虚实变换,景中有景,引人入胜的效果。苏州园林中常以南天竹、红枫或松树配合山石作为障景,起到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效果;香山饭店“烟波浩渺”景观,就是巧借南部的西山红叶形成。现代园林也可以参照古典园林的手法,来追求别致的空间效果。例如,疏密有致:植被空间疏密的处理要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般的收放自如;巧于因借:通过植物搭配,将好的风景借进场地之中;虚实有度:利用植物本身的高矮、色彩、形体、质感,来形成障景或者夹景效果,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

七、适当运用低维护的植被减少后期养护的费用。低维护的植物是指那些极少需要修剪整形、对生态环境要求较低的植被,主要以低矮灌木和草本地被为主。例如,在常德新河一期绿化项目中,草坪与地被的比例基本控制在7:3,在地被的设计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整形绿带,以宿根花卉、多年生草本和观赏草本代替,并减少花坛花卉、造型乔灌木的使用。该项目选用了中叶麦冬、书带草、蓝花鸢尾、柳叶马鞭草、小兔子狼尾草等多年生草本和宿根花卉,并选用了一部分进过驯化的野生植物资源,例如扁竹兰、醉鱼草。这些地被植物能够自播繁衍,抗逆性强,能够减少园林中的绿化投入。

八、结语:

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应关注植物为公园带来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防护效益,植物造景不仅局限于视觉景观,还包含了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只有恰当的植物造景,才能营造一个合格的城市公园,才能推动城市绿地向市场所需的方向发展。

注释:

图1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fc87a0100byd2.html,“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平面图.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0-52.

[2]郑永箐.有关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2,(22):116-118.

[3]杨海炳,孟杰,黄丹娣,贾毅锋.园林植物配置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 现代园艺,2013(5).

作者简介:夏胡蓉,1987年,女,湖南常德人,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态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