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读者清单

2019-09-10王华祥

画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批评家当代艺术艺术家

我本来是一个只喜欢即兴写作的人,但是《画刊》主编孟尧,邀请我写一篇关于误读的文章,我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必要谈的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叶永青“抄袭”西尔万事件的风暴震荡中外。为什么一个画家的不道德事件会牵涉这样的广度和深度?甚至会令中国的当代艺术和它们的推手——批评界彻底崩盘。为什么当代艺术如此脆弱?当代艺术圈如此恐慌?在世界面前中国成了一个骗子、小偷和无赖的国家。这就是“误读”这个话题的背景。

但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叶永青,也不是幸灾乐祸或者道德清算。本着对历史负责,也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我就简单地做一遍梳理与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浪漫主义阶段:独立批评家的产生

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艺术主要是受前苏联影响的现实主义模式。1985年批评家发起和领导了美术新潮运动,史称“八五新潮”。到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这是批评家登上历史舞台,和官方(美协)分庭抵抗并夺得半壁江山的时段。艺术家是批评家的朋友和战友,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干净的青春期时代。

二、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的政治化阶段

此阶段的大背景是“冷战”和西方意识形态的胜利,中国艺术开始分化,“当代”部分压过了“现代”部分,“现实主义”部分边缘化或者出局。波普艺术、玩世艺术、“艳俗”艺术应运而生,同时一群“新生代艺术”幸运儿也“破土”而出。这是当代艺术最辉煌的时期,批评家中的精英分子界定和领导了这场运动。

三、2000年到2010年代的唯利是从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暴发户们的目光转向了艺术,各种拍卖行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艺术品中流行过的“风俗美人画”和“出口转内销的当代艺术”被当成房地产和普洱茶一样热炒;“艺术家”“收藏家”“批评家”却成了演员和商人,是商业舞台上风光无限的主角,唯独艺术没有位置。这是资本、批评家和艺术家合谋欺骗公众的时期。

四、2010年到2020年代的反思与重新洗牌时代

这是欠债要还和为恶必报的时段。略去500字……

下面,我们言归正传。什么是误读?误即错,误读即错误解读。解读啥呢?解读存在的事实。当代艺术发展的前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环境最好和最自由的时期。尽管所有的艺术家和评论家都是艺术的搬运工:照搬西方的作品风格、样式和理论,基本上是西方一切文化现象的拷贝者。像历史上很多时候一样,革命者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了:名声、地位、金钱,更重要的话语权。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开创了自己的创作主题和风格,第一次体现出自由和独立的个性品格和思想,此后的分道扬镳也是必然的结果。这是后话。“成功”了的“当代艺术”家们(原来多半是同学或朋友),开始分裂成圈子,圈子的核心人物是理论家。他们基本分为“洋务派”和“本土派”(语言上都是洋务派),“洋务派”又分为“政治派”和“实验派”。“政治派”所采取的策略应和了西方意识形态的要求。像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国际展会接纳了“政治派”的作品,至此,政治化的和具有反叛意味的作品登上了国际舞台,即所谓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了世界。而国内的另一股势力“新生代”却以写实的强调绘画本体语言的方式,一反常态地拒绝假大空的伪“现实主义”,并近距离地描绘生活和自己。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政治派”和政治符号逐渐强化并覆盖了“本土派”成为当代艺术的代名词,“八五新潮”所倡导的多元化消失,“自由”便只剩下政治化一个方向。这就造成了国内外读者的误读:以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是这样的,其他的都不算或者就压根不知道有其他存在。

宋庄、798乃至整个中国,到处都是小方力钧、小岳敏君,而且都还能卖。2004年之后,国内外资本开始疯狂炒作本来已经式微的“政治派”艺术和“中国符号化艺术”,于是,发财心切的人们误读了拍卖行的信号,“艺术家”成千上万地涌入北京,许多生意人放弃原来的行业转做画廊或画家工作室。有了钱的艺术家们养活了一批评论家和老板,大家都以艺术之名做着抄袭、偷窃和骗人的把戏。这可以说是艺术江湖最黄金的10年,同时也是严肃艺术和“本体派”最黑暗悲惨的10年。套用过去最流行的话说:压在“中国人民”(“本体派”)头上的三座大山:“美协官员”、“资本家”和“批评家”是藝术家和压迫者和剥削者,同时也是艺术作品的审判官。艺术被污为非艺术,好画被污为“专制的产物”,技术被污为匠气。西方在20世纪初反传统的大戏又在中国重演。反过来,现成品被当成艺术品,不会画画才是好画,批判、反叛、血腥、丑陋和病态才是当代。这些观点如果只是一种观点就一点错误都没有,可是它们是最具排他性和攻击性的观点。只要是“当代”了的人都一副种族歧视的样子,看不起其他不一样的人。可怜又可恨的是这些视觉文盲和极端分子公然宣判绘画死亡。他们以政治正确之名维护的,判定一切具象的,画技高超的画家都是抄袭者。但他们对个性化的艺术、对原创性的艺术视而不见,倒是对叶永青那样、丁乙那样的抄袭艺术尤加吹捧。他们仗着自己读过几本翻译过来的二手书籍,仗着自己掌握着刊物、出版和美术场馆的资源,睁着灵性和心智早就双目失明的眼睛,带领艺术家和收藏家前进。

“视觉文盲”和“二手西方”有几个特征:一是,既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官,也不相信中国人的眼睛和感受,他们永远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或者是另一个极端:认为外国的月亮都不圆(在有钱有势以后会发病);二是,认为写实就等于照片,画风古典就必须嘲讽;三是,像西方的造型或构图就不是原创,但抄袭西方的观念和思维的作品他们倒认为是原创;四是,分不清学习、模仿、挪用、借用和抄袭。或者只要是中国人使用,借用或挪用经典就不是原创,而外国人做就是原创。最近就有把艾未未、蔡国强、刘小东、陈文令、王广义、方力钧等的作品当抄袭的文章,其实,他们才是中国艺术家中较有原创力的艺术家。误读者如果掌握着权力或者媒体(比如美院教授、校长、美协领导、刊物主编、美术馆馆长或者有钱大佬)是非常可怕的。读者一定要在看过我的文章之后擦亮眼睛:学习不是抄袭、借用不是抄袭、挪用不是抄袭,别相信那些外国美术史研究的睁眼瞎专家。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是像婚姻失败或者像追求美女不成的人一样,画过画但没有画好,他们告诉你:女人是低级的、婚姻是可怕的、艺术是庸俗的,绘画是过时的。30年来,这类人一直是毁人不倦,他们的心理就像落水而死的厉鬼,不断地要拉活人垫背。我在美院教书三十多年,在社会上认识许多对艺术充满幻想的年轻学生和画家,有些人中毒后成功了。成功、成名是魔鬼贯用的诱饵,代价是六亲不认,与社会共识为敌。有些人悲观夭折了。一些千辛万苦,满心欢喜地考进美院的孩子们,原以为向老师学习后可以圆一个画家梦了,可是他们发现,太多的老师早已梦碎。为了让这些妖人不再能够祸害年轻人,不再继续拉活人垫背,我决定“得罪”他们。你们也不要怕得罪谁,要向美向善向真,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要练习画技、要读书、要向伟大的先辈学习,要尊重比你有知识有担当的人,包括好的理论家和评论家。世界很大,只要你不庸俗、不势利,有一颗谦卑、感恩、善良和探索生命和艺术的好奇心,那就谁也挡不住你的脚步去成就你自己,就无人能够阻挡你看见光明。为了让我的观点更容易被理解,我为你准备了一个可以当成扫除中国艺术文盲的形象工具:“误读者清单”。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创造?为什么有的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为什么有的却是昙花一现?鉴于篇幅限制,我只提供人名和作品,让作品自己说话,聪明的你肯定可以一目了然。

误读者清单(见配图)

1.乔尔乔内与提香

2.毕加索和戈雅

3.夏加儿、米罗和儿童画

4.卢奥和中世纪圣像画

5.卢梭与农民画

6.曼佐尼和杜尚(屎罐头和小便池)

7.赵半狄和博伊斯

8.艾未未与杜尚和博伊斯

9.蔡国强和农村红白喜事(放炝竹照片)

10.日本物派与史密森

11.徐冰与中国碑刻书法

12.王华祥和丢勒

13.刘小东与弗洛伊德

14.弗洛伊德和斯宾基

15.庞茂琨与鲁本斯

16.波提切利与希腊维纳斯雕塑

17.提香(乌尔比诺)和马奈(奥林匹亚)

18.陈文令和李小镜

19.杜尚与达·芬奇(蒙娜丽莎加胡子)

……

普通读者看过此文就可以不被假行家们忽悠了,以上名单可以一直无限拉下去。抄袭和原创都拎不清的“学者”、“评论者”和“创作者”,这一课也是给你们上的。

猜你喜欢

批评家当代艺术艺术家
第七代批评家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画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