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气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2019-09-10解志文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燃气管线工程项目

解志文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燃气管线工程的需求增加,而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滞后。本文从分析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障碍入手,提出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安全管理对策,为相关单位实施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字: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创新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燃气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使得对燃气管线设施的需求大幅增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管线工程的进度,常忽视项目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变更设计和施工顺序调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燃气管线工程项目的施工与运营安全。燃气管线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在建设阶段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较大,目前常用的是安全管理系统模式,没有针对该类工程特点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因此,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亟待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

二、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有效安全管理的障碍

(一)项目前期阶段安全管理缺失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和设计阶段是影响后期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关键。现实中,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匹配,前瞻性差;未以城市长期规划为基础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燃气管线工程属于特殊能源类地下线性工程,应该编制专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引,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前期阶段。该类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后,在设计阶段和前期施工阶段常会因为实际条件不满足,而多次进行设计变更;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未有针对的安全风险评价与综合分析过程,也是主要的安全隐患。项目前期阶段安全管理缺失为施工与运营阶段埋下了安全隐患,并且前期安全风险会在后期产生叠加效应,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未形成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要由不同层级的制定和多种方案措施组成,并且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措施、责任要明确。从施工单位角度看,安全管理制度在总公司和项目公司之间未形成完整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对接。项目公司的安全管理自主性强,总公司的监督效力差,甚者出现项目公司不落实总公司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从燃气管线工程实施主体看,安全管理事项的责任和责任人细化程度不够;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安全管理具体实施中,安全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差;基础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要由内部到外部形成体系,才能够将工程的安全风险置于可控的范畴内。

(三)安全培训重视与投入不足

燃气管线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物,但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工技术和安全培训,专业基础知识及安全施工知识薄弱。施工企业从成本控制角度考虑,不愿投入过多的费用进行安全培训,一般的岗前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除了成本原因,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成为隐形安全隐患[3]。此外,无论是建设和施工企业内机制,还是燃气管线工程的外部管理单位,对于安全培训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未设置定量的安全培训检查标准。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燃气管线前期设计与城市规划协同机制

中国城镇化率预计在2020年达到60%以上,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将超过村镇;随之而来城市区域的扩张,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燃气能源消耗量急速上升,预示着未来城市区域内的燃气管线工程项目会有增无减。上述分析充分说明燃气管线工程项目量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燃气管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安全管理也与城市发展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建立燃气管线前期设计与城市规划协同机制,提高燃气管道工程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多层级风险防控机制

政府、投资企业和项目公司在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防控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项目公司的风险防控需要投资企业的制度、资源、技术支持,同时投资企业也应对项目公司进行持续监管,防止项目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需要设计宏观支撑政策以支持投资企业与项目公司的风险防控,同时对投资企业进行资产审计等监管,保证国家资产安全。因此,本研究将从项目公司、投资企业和政府三个层级分别提出该类项目多层级风险防控策略,形成各层级相互配合的风险防控体系。在项目建设阶段要通过监督与激励机制、实时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对主体行为风险和客体风险进行防控。其中,监督与激励机制的合理安排有助于约束利益相关者的主体行为;实时风险预警机制可对项目客体的技术风险及外部政治风险进行监测并评估其危害程度。

(三) 安全隐患全程巡检制度

将燃气管线定期和不定期安全隐患巡查制度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并针对安全隐患巡检的结果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整改方案的制定;对于整改方案的落实要采取政府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多部门的审核。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隐患集中表现为管线间距不足、管线穿越或跨越保护措施不足等,尤其要重点进行安全隐患巡查的是隐蔽工程和高风险后果区域。具体的措施可采取:现场站点实地巡检、管线基础资料及文件的排查等。由设计专家、项目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汇同逐一就安全隐患的风险进行评价,给出整改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其中要着重对安全隐患的细化分析,提倡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级和分类,要明确风险隐患的风险等级、危害程度、紧急程度等,有序的排除安全隐患。

(四) 燃气管线预警与应急制度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定性定量分析后,应在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信息化预警系统,并本着事前与事后控制的思想编制应急预案。燃气管线工程项目中已经有应用BIM技术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成功实例。信息化管理手段能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建立信息化的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并匹配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是燃气管线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技术性强,专业程度高、且对制度的依赖性强。该类项目安全管理要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且应重视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的事前安全风险防控。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项目前期阶段安全管理缺失、安全管理未形成制度体系、安全培训重视与投入不足等问题。从制度建立和規范化的角度,本文提出燃气管线前期设计与城市规划协同机制、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多层级风险防控机制、安全隐患全程巡检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为完善燃气管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寿丹. 天然气管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4):126-126.

[2]沈亨祎. 燃气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与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7):160-160.

[3]董树琼. 燃气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6(5):72-73.

猜你喜欢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如何防范与应对燃气泄漏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怎样烧开水最省燃气
关于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