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2019-09-10郭鑫超
郭鑫超
摘要:足球是一项具有趣味性和集体性的体育运动,而足球比赛则是实现足球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比赛,发挥足球比赛特殊功能性,让学生了解、接触真实的足球,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足球;比赛;技能水平;抗压能力;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学生基本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本不了解真实比赛的情况,出现了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足球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通过比赛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比赛教学是足球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足球技能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在小学足球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小场地足球比赛,将标准的足球场划分为若干个小型足球场,让学生在不同的足球场同时比赛。小场地足球比赛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安排的十分钟左右。这样,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接触足球的机会增加,射门的机会增多,攻防的节奏加快。教师通过观察过学生的比赛,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技术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接下来的比赛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验证,从而形成良性的循坏。教师除了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足球意识。足球比赛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运动过程状态,要取得好的成绩,不仅需要他们具备较好的足球技术,同时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习惯,主动观察场上人员的位置,能根据不同的状况,及时做出有利的判断,只有这样,学生的足球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通过比赛教学,增加学生的抗压能力
在正式比赛的状态下,学生难免会受到像过度紧张、兴奋、焦虑等自身情感,以及比赛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将比赛教学法引入足球课堂中,使学生逐渐适应正规足球比赛的状态,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在进行教学比赛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让学生在高压力和高对抗下进行比赛,越接近正规比赛,学生的能力越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其次,足球比赛对学生心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比赛的获胜和失败。使学生在足球比赛中获胜后,不过分骄傲,还能持续不断进行足球运动的训练;使学生在比赛中失败后,也不丧失信心,能够正确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敢于挑战的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再次,由于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比赛教学中,必须安排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力量、耐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的提升。此外,足球毕竟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对于比赛的性质、比赛的要求及比赛过程中注意事项等,教师必须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三、通过比赛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足球是一项多人共同参与的竞技运动,具有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教学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首先,在比赛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4对4 进行比赛。足球比赛中最重要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比赛中过分依靠个人力量,是难以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足球比赛教学中加入团队意识的训练,从而实现完美的场上配合。其次,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细化,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足球比赛场上,有前锋、中锋、边锋、前腰、前卫等不同位置。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只有守住自身的职责,完成自身的任务以及队员交给的任务,足球比赛才是真正的有趣味、有规则的运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裁判员,这样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有利于增强他们自身对足球规则的了解。最后,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熟悉足球比赛的环境,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使基礎较好的学生,了解简单的比赛战术,从而是他们都能够有所进步。
总之,比赛教学是足球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只有比赛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激情。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让他们学会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从而实现足球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乾.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改革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 (27):227-227.
[2]平常.如何进行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 (4):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