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运动养生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9-09-10钟袁源杨松涛余忠舜易燕严军
钟袁源 杨松涛 余忠舜 易燕 严军
摘要:在大学体育运动养生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究型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探究学生在主动参与获取知识,体验技术动作形成过程,掌握技能和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效果,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法;大学体育;运动养生;传统文化
一、研究目的
“探究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突显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它能使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强的理智与情感体验、积累更多的知识与方法。我国已有学者在体育项目中进行探究型教学法研究[1][2],并取得显著效果。但是,在运动养生课程的应用研究尚未见到。
运动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分支,是中华传统养生学说与导引、气功、吐纳、按跷和太极等中华传统健身术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长寿、幸福、快乐[3]。它融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养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贡献[4]。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了运动养生课程,运动养生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5],专家学者主要从运动养生的文化源流[6]、健身功效[7]等领域进行研究,不断充实运动养生的基础理论,提高运动养生的实践效果。调查显示,运动养生的教学方法一直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纠错再练习模式),让学生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劲头与兴趣,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将探究型教学法应用于运动养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提高运动养生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二年级运动养生必修课的2个班为实验组(共82人),2个班为对照组(共8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教学、运动养生、探究型教学、体质水平、素质教育等相关的专著、书籍与期刊资料。(2)访问调查法。进行专家学者与学生两个群体的访问40余次,访问前列好提纲,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访问得到的数据。(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的需要,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一份关于运动养生课程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的调查;一份是关于运动养生教学效果的调查)。两份问卷均采用选择与自填的方式。(4)实验法。实验对比探究型教学法和传统型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运动养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一是对运动养生的理解;二是对上课学生主动性)、运动成绩,以上三项均从10起评。(5)数理统计法。调查与实验收集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分析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就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探究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查找运动养生资料文献,了解运动养生的历史源流,风格特点,健身功效及原理等,使其对运动养生整体有更多认识与了解,并在查阅,探讨研究,习练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运用于习练运动养生动作,学习掌握运动养生知识中去。
传统的运动养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在上课时跟随教师学习运动养生的技术动作与理论知识,不需要主动在课外去查阅与运动养生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就告诉学生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所不清楚的问题。在查阅资料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运动养生的历史,内容,风格特点,健身功效等知识有了初步认识。据统计,在实验组有61%的同学能认真查阅、收集资料;38%的同学准备课前的问题。
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的占85%,与多个同学进行交流的占60%,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占到95%。说明探究型的学习过程可促使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技术,而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学生只依赖教师的传授,自己被动的接受知识。对照组的数据显示: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的占62%,与多个同学进行交流的占30%,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占73%。之所以实验组的学生能够增加交流,是因为课堂中问题的提出、共同探讨、发现问题的探究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探究性。
(二)学习效果的分析
运动养生是中华民族从远古时期流传至今的精华养生方法,它是以中国传统的阴阳、经络、气血等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调意、气、形三调合一的锻炼手段。它既需要习练者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呼吸和意识的调控方式,也需要习练者领悟中国的传统哲学。大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练运动养生,若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动作套路而不是主动的在动作、呼吸、意识和理论等方面探究是很难学好的。因此,学练运动养生的方式应以提前认知,掌握动作结构,理解健身原理与功效的探究行为过程为主。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以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养生成绩对比分析。(见表1)
据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学习态度、运动养生成绩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四、结论与建议
探究型教学法在运动养生课程中的应用:(1)有助于促进了学生学习运动养生方式的转变,更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养生认知态度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2)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强化了高校体育教学“育人强身”总目标。(3)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养生知识,培育终身体育习惯。既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且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进而为终身体育做好铺垫。(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领悟能力,有助于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汝英,王敬浩.探究型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體育学院学报,2003 (06):107-112.
[2]王汝英,朱会生.探究型教学法在大学体育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 (02):78-79.
[3]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10):1336-1338.
[4]邱丕相,杨建营.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8 (02):89-94.
[5]郭琼珠,林少琴,吴金章.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预防保健”的健康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1 (04):79-80.
[6]胡晓飞,侯恩毅,庄永昌,孙志钢.对我国近20年健身气功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08):1048-1050.
[7]虞定海,吴京梅.“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01):56-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