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2019-09-10方润森
方润森
摘要:随着我国中职学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职体育教学要积极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而服务,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仍会无法避免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以笔者所在团队的视觉探究一些能够有效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策略与对策。
关键词:目标偏差;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研究
随着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中职学校中的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突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专业型人才而科学设定的。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已经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但还是忽视了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总体的教学改革目标。体育教学作为职业院校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还重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并没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近年来,笔者跟随研究团队,主要面向广东地区,针对性地调研了新课程体育下体育教学实施现状。研究团队既看到了新课程体系下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的明显改变,但也发现部分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体系中确实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本文将重点对所见问题进行展示、分析,力图找到改进对策。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及存在的常见问题
1.教学目标偏差
经过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中职教师没有侧重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而是注重眼前暂时的效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意识。近年来,笔者跟随研究团队以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解地区为调查区域,设计了一份学生调查问卷,其中提到“在日常体育课程中,你觉得教师在哪一方面总是较多?”选项层层递进,依次是“A.锻炼体育技能、B.促进身体发育、C.减缓心理压力、D.提升心理素质”。根据数据结果显示,共调查了500名学生,选择A、B、C、D的人数分别是281人、112人、84人、23人。(见表1)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体育技能的训练较多,但明显存在缺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在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锻炼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致使学生缺少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体育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走访了东莞地区的部分职业学校,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体育教案的研究和设计不多,认为体育课程教学不需要改变教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往往进行体育教学,要么是理论知识讲解,要么是操场演练,缺少带领学生实践的过程。在调研中,笔者对教师关于“您多久进行一次教案设计和改动”进行调查,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接受调查的体育教师共有30人,其中6人选择“只在有要求或者教学变动时”,13人选择“一学年”,7人选择“一学期”,4人选择“经常进行调整”。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教案设计和调整的时间在半年以上,不能及时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3.缺少师生互动
笔者在走访和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都缺少与学生互动沟通的平台,他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工作,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却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也就逐渐缺少对体育的兴趣和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针对学生在此方面的问题,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区域为广东省部分中职学校。在问卷中,其中有一题是这样设计的:“你的教师和你们在体育课上互动频繁吗?A.总是B.经常C.偶尔D.几乎不”,调查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还是有互动的,但是,并不是有同学进行互动,可能只与擅长项目、体育较好的学生开展互动,并无法调动所有学生。
由于笔者所带团队的水平有限,应该还有其它问题没有被发现,但目前通过调查所发现的这几个典型问题就能足以引起调查团队的高度关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并加以纠正,以实现新课程体系所要求的目标和效果。
二、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措施策略
1.积极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
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高,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近年来,研究团队针对如何积极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开展校内教研的活动提升教师的体育素养。以东莞市轻工业学校为例,近三来,共开展相关的市级课题有《大课间体育项目的创编与实证研究》,校级课题有《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科研活动,既提高了体育教学的科研水平,同时以研促教,有力的提升的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团队素质。
(2)组织体育教师外出进行培训或参观,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素养。以东莞市轻工业学校为例,近三年来,在团队的积极协调下,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等十多所学校间开展了相互交流活动。通过借鉴和学习,达到了共同提升的目标。
(3)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学中的钻研教材和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课教师的重要能力,是课堂改革中重要的教学要素。钻研教材教学确保教学活动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来设计教案,能提升学生兴趣,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還要提升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灵活地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一定的教学流程串连起来,让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如在东莞市轻工业学校为例,近三年,学校组织省、市相关专家对本校十二名体育教师进行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专业能力进行指导并开展了研讨会及公开课,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忽视了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要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为此,研究团队经过诊断,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体育教师除了要强化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专业需求特点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能条件和基本的锻炼技能。
(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如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课程。
例如,羽毛球、篮球以及乒乓球等体育活动都适合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性。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都需要有坚实的手臂力量和灵活的反应程度,因此,多多开展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进行实验中,设计了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活动,把一学期的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与选修,二分之一课时,为学生提供“排球、篮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活动的安排,学生根据喜好选择课程学习。在对“选修体育课程活动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后,总共进行课程选修实验的班级共398人中,结果显示如图表4笔者发现设计的选修课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教师在选修课中的教学更能突出教师擅长的活动,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活动兴趣很高,并且乐于与教师互动,积极完成体育活动。(见表4)
(3)新课和标准的指导,改变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作为主导,开展“超市式”体育翻转堂上课模式,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自学、互学等形式使体育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和技能性,从被动地上课变成主动地学习,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积极构建体育校园文化,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直以来,校园体育文化都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加强学生对体育的锻炼,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中职学校不仅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特点来创建校园体育文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树立科学的校园体育文化观念,有效地实现中职学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顺利转变。
(1)开展班级团队活动,营造良好体育活动氛围。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开展拔河、群体跳绳以及各种能够促进群体合作、提高团队意识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在互相合作、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校园体育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体育竞赛要做到人人参与终于技能选拔,多以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开展,选择的体育活动要能调动班级大部分学生,这样下来,几个活动下来,班级每个学生基本都可以参与至少两个。例如,笔者所在的东莞市轻工业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两人三足的接力,让班级学生两两组队进行接力,然后在增加难度,将人数增加到10人,学生在训练中,增加了友谊,注重团队协作,意识到在比赛中,自己一个人向前冲是不行的,必须要与提及的步伐一致。
(2)学生的体育文化和技能充分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趣味运动会,学生可以在其中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多方面内涵。2017年5月,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学校随机选取10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调查的问题及答案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有398名学生对趣味运动会的开展持有支持态度,通过趣味运动会学生在增加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友谊、减轻学习压力等方面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见表5)
(3)根据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来调整课程,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以东莞作为篮球城市为例,篮球是非常具备氛围和篮球基础,通过号召学生经常参加篮球活动,通过组织参与班际篮球赛等营造学生运动氛围,除了篮球之外,还可以举办羽毛球比赛,让学生和家长一同参与,形成家校联运的体育运动氛围,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4)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课程方式。教师通过设计课程编排,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让他们在学习中完成任务。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想学、会学和要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愛好的建立。
三、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案例分析
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笔者承担了所在学校的体育课改专题负责人,结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大纲要求,对2017级的体育课进行课程改革研究,重点加强教师的科研及业务能力,调整课程设计,开设以学生为主的选修项目,根据地方特色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提出了大部分学生以篮球及羽毛球为主的训练思路,同时还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增加相关的素质练习,学生从身体素质以及对体育课兴趣有了质的提升。2018年11月,本人对2017级学生进行的系统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数据显示,开展课程改革一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参加到上课中,在一学年的学习中学会一至两项体育技能,在课余时间学校的运动场所都是学生运动的身影,形成良好校园体育文化。
笔者仍以所在学校为例,2015年来开展了“超市式”体育翻转课堂的改革创新模式研究,教师根据地区特点,以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群众性较好的作为课程选修,开展具有东莞体育教学的项目,由学生分组选修通过学生预习、课上小组交流、教师指点、小组练习、展示提高等环节,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技能养成,最终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
总之,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改革,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感受体育校园文化的同时,成功地树立起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同时,加强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基本实现体育教学中改革与实践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秋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09 (08):13.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