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2019-09-10张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临床应用

张琴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命名研究组(n=45,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参照组(n=45,日常基础护理),对比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伤口感染率(2.22%)低于参照组(15.56%),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将伤口感染率显著降低,效果理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伤口感染;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96-5249(2019)03-000-01

骨科疾病的类型和手术种类呈多样性,其中常见的为重建和修复手术。结合手术位置和手术类型,围术期护理也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引发伤口感染的高危因素。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多表现为切口感染,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会影响自身机体和脏器功能,从而提升死亡率。据有关资料显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对伤口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并加快切口愈合速度。为此,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总结结果的同时将具体流程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骨科手術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人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有45例。研究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8(62.2%)、17例(37.8%),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年龄均值为(61.3±4.9)岁。骨折类型:32例患者为下肢骨折,13例患者为上肢骨折。参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30(66.7%)、15例(333%),最大年龄为8l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年龄均值为(64.7±4.6)岁。骨折类型:31例患者为下肢骨折,14例患者为上肢骨折。

研究组和参照组骨科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日常基础护理,流程为: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需做好,观察病情,对感染进行控制。研究组患者则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详情流程如下:(1)手术前的护理。术前需加强访视,并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了解。患者由于对手术效果的过度担忧较易出现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将手术的流程、需要注意的事宜告知,必要时予以安慰和鼓励,对其心理情绪与稳定,从而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药物的血药浓度、用药时间和疗程予以明确,从而使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降低。(2)手术期间的护理。安全使用仪器设备,并对物品清单进行核对。加强切口皮肤的消毒,做好压疮护理。若手术时间过长会降低皮下组织血流,从而致使局部组织发生缺氧,加之降低氧摄人会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对伤口愈合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前需做好保暖护理,让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3)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需严格遵守,手术完成后可利用一次性无菌敷料对切口进行覆盖,配合一次性负压引流。48小时需确保敷料不会渗漏,让其保持在清洁和干燥状态。定期更换药物,在此期间,手术者需加强双手和器械的清洁,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若患者发生渗液或切口延迟愈合,可通过细菌学培养实施针对性治疗。患者完成手术后需定期协助其翻身,并让其保持正确体位,从而对关节假体脱位和褥疮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另外,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检查其病情恢复状况,结合自身开展饮食护理和关节功能训练,从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1.3评估指标观察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纳入SPSS22.0.for windows中进行收集校正,计数资料(伤口感染发生率)和计量资料(平均年龄)分别行x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存有差异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骨科手术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5.56%,x=4.9390,P

3讨论

骨科手术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为伤口感染,诱因与阴沟肠杆菌存在相关性,一旦发生感染会严重影响预后和治疗效果。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会提升败血症和全身炎症性反应发生率,甚至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危及。据有关统计显示,手术伤口感染在院内感染有较高的比重,死亡率较比非感染患者更高,在2倍以上。由此可见,将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对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有专家表示,伤口感染的发生因素与手术器械和护理操作有着直接关系。也有研究表示,维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对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因此,将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强化,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环节进行规范,可对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伤口感染。

本研究对手术患者分别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日常基础护理,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干预较比日常基础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5.56%。表示骨科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方式、心理指导、合理用药,术后通过实施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可对其功能和健康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将伤口感染率显著降低,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临床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