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9-09-10徐会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徐会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对比观察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与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能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引言

我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快,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护理有着较高的风险,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改善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多见的不安全因素和合理的处理对策,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效果,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辅助患者治疗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自愿配合。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65.19±1.28)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为(65.36±1.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通过本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通过调查发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服务态度及水平、管理因素等。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的整洁与明亮,定时开窗透气,及时擦拭走廊通道地面的水渍和清除障碍物,并在走廊和卫生间门口等地方安设警示牌,避免发生跌伤事故;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和谐的病房环境;护理及沟通中要佩戴好口罩,采用无菌工具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等。(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等,使患者对疾病增加了解,并了解患者心理上的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沟通,排解患者不良心理,使患者更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3)改善护理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水平。定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改善服务态度,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有热情;加强专业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法律与安全意识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沟通技巧,提升法律意识,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尽可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4)加强管理。首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心血管内科护理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护理操作流程,合理安排班次,并建立护理相关责任制、巡查制度等,促使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实现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其次,实施信息化管理。给每位患者提供“住院腕带”并在上面标注清楚患者的床号、姓名等基础信息,以便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5)制定并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6)实施安全防范。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记录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找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各项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7)开展培训,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操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和安全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处理护理不良事件。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差错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例差错事件,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中出11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4例差错事件,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如果开展临床救治工作时,选择的护理方法不恰当或护理行为不及时等,很有可能成为后期潜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质量,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所以,分析和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时做好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服务态度及水平、管理因素等,针对不安全因素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有效的防范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能大大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可明显减低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