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

2019-09-10徐延英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潜力站点轨道交通

徐延英

摘要:本文论述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对大庆西站进行了一体化开发规划设计,进而对城市轨道交通类似阶段的一体化开发项目有所借鉴。

关键词: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发思路和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TOD)开发,即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公交优先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战略的重要原则,而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高效率的公交方式,也是高成本的。从城市交通效率、运行效率和轨道交通的投入产出来说,由轨道交通TOD引导城市开发是必要的,也是顺应规律的。

一、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必要性

(一)城市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策略核心是公交引导城市发展,即将城市优势资源集中于轨道轴线进行开发,轨道交通TOD引导的轴向发展更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疏散,创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从而使城市结构更趋于合理。

(二)城市更新的需要

城市更新和TOD均重点关注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提升改善,目的都是让步行者在步行途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体验。

(三)城市良性运营的需要

TOD开发通过采用“轨道+土地综合利用 ”模式,可将轨道建设的一部份外延效益返还给轨道投资者,利用轨道沿线物业开发回收增值部份,以补贴轨道建造成本及运营亏损,从而使项目达到合理回报。

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軌道交通的规划阶段总体上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三个工作阶段。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阶段,需依据城市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工程实施方案,制定连续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兼顾的修建方案。其中包括对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的分析、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分析、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方案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进行TOD研究工作,其研究重点在于在前期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TOD相关设计理念,对轨道交通线站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筛选沿线可利用地资源,深入挖掘沿线站点一体化开发潜力,并对有开发潜力的站点进行一体化开发定位及调整,为后期站点一体化设计的详细方案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

本次研究的思路主要是立足于站点的可开发潜力,针对不同潜力等级的站点提出相应的一体化开发方案。首先,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筛查情况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等上位规划,总结沿线各个站点的可利用地资源、用地控制协调程度、城市功能等级以及交通功能等级等四个方面的潜力,综合四个方面的因素对站点的一体化综合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潜力级别的划分,开发潜力较高的站点作为重点站来进行一体化设计,开发潜力中等的站点作为一般站进行一体化开发设计。

三、实例分析—大庆西站一体化开发规划设计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冬季寒冷有雪,春秋季风多,这对于轨道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以及周边步行体系的连通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庆是我国的“油都”,是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是哈长城市群西北部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轴上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现状问题分析

1、站点现状解读

大庆西站为大庆市的铁路客运枢纽站,设有南北两个广场,其中南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北广场仍在建设中。南广场设有长途汽车站和市内公交场站,地下设有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以及地下商业广场。规划的地铁1号线大庆西站为地下站,位于大庆西站站前广场南侧,沿西杨路成东西方向布置。

2、周边用地现状与可利用情况

站点500米辐射范围除已建高铁站、站前广场及相关交通设施用地外,大部分为可利用地,开发潜力较大。

3、现状问题及一体化开发需求

空间利用方面:现状站前广场下方建设了下沉广场,但是目前此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尚未凸显,未能有效组织人流和商业空间,导致地下空间价值发挥不充分,下沉广场利用率较低。

(1)换乘体验方面:规划城市轨道车站站位与高铁站间尚有近300米换乘距离,考虑到大庆市冬季天气气温较为寒冷,乘客若在地面进行换乘,其体验较差,因此应考虑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实现轨道站点至高铁站点的地下连通。

(2)功能带动方面:规划大庆西站站点不仅服务高铁乘客,同时也要服务于南侧待开发的城市片区,需要对站点双侧的出行服务和开发带动进行整体考虑,以实现与商业、交通两大功能的一体化衔接。

(三)站点一体化初步构想

1、连通布局及开发建议

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连通布局,总体上以城市轨道站点为核心,向南北两侧设置地下连通空间主轴,实现地下过街,并完善商业配套功能,创造出全新的城市交通枢纽的与TOD示范性空间节点。

(1)轨道站点北侧:地下连通主轴空间作为地下公共区域设置相应的地下商业用房,服务进出站客流,并与现有下沉广场进行整合设计,形成全新的地下活动空间体系。通过地下通道与广场西侧现有公交始末站进行连通,借助地下空间优化公交与高铁站之间的换乘。

(2)轨道站点南侧:地下连通主轴线延伸至中部绿地下方,绿地内设置下沉广场,实现地面到地下空间的转换,形成新的公共空间节点。沿地下空间主轴适当结合商业功能,方便乘客的商业服务需求,增强地铁带动价值和地下空间价值。

2、重要节点示意

(1)下沉广场:已建的站前下沉广场位于轨道交通和铁路站点之间的换乘流线上,结合地下空间的建设,应对现有下沉广场进行提升改造,优化广场景观,并增加商业职能。可结合下沉广场周边进行餐饮、便利等商业业态的开发,以满足配套服务需求。

(2)地下商业公共空间节点

借助轨道交通的建设,从地下层直接导入人流,将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地下化。此外,在地下空间公共节点部位,可采用采光顶的方式,将自然光线引入到地下空间,同时又能保障冬季室内采暖,提高室内空间品质。

四、结语:

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设计是随着轨道交通设计的阶段逐渐深化和完善的,建设规划阶段属于轨道交能设计的中期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阶段的一体化开发对轨道交通的可研及初步设计起到重要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王业宝等.新城轨道站场的TOD综合开发规划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报:2016(5)

[2]刘婧.基于TOD的轨道交通综合设计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潜力站点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怕被人认出
学习潜力揭秘